“细胞自噬”机制治疗难病研究在扩大
2016/10/11
![]() |
日本顺天堂大学副教授齐木臣二和庆应义塾大学教授井本正哉等发现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提高自噬机制的工作能力来去除α-突触核蛋白。两位教授等在研究中利用突触核蛋白异常积累的小鼠细胞,尝试了1600种化合物,发现某种化合物存在较好的效果。
在将该化合物撒在细胞上观察2天后,发现自噬作用得到了促进。原因是蛋白质减少,同时神经细胞的死亡也有所减少。今后将通过动物试验确认安全性,力争3年后实施临床试验。
将细胞自噬机制应用于癌症治疗的研究也在取得进展。一般来说,癌细胞通过激活自噬作用,促使自身细胞内的蛋白质分解,以获得繁殖所需的营养素。但如果该作用过强的话,癌细胞将在把细胞内蛋白质分解完毕之后死亡。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清水重臣教授等人正致力于开发通过过度激发自噬作用进行治疗的药物。通过小鼠试验,教授等发现了有可能通过过度激发自噬作用来缩小癌细胞的化合物。将推动此前不存在的新机制的抗癌药的开发。
在肝癌方面,如果自噬不发挥作用,促进癌细胞繁殖的蛋白质将容易增加。新潟大学的小松雅明教授等人注意到了肝癌细胞中积累的名为“p62”的蛋白质。
在正常的细胞中,p62会被自噬作用所分解。但肝癌细胞通过抑制自噬作用来增加p62,形成易于繁殖的环境。小松教授等人发现了减弱p62功能、抑制癌细胞繁殖的化合物。此外,还将致力于寻找提高自噬功能、促进p62分解的物质。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