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要进化了
2014/12/15
![]() |
东北大学的一杉副教授等人在真空环境下制作出全固定电池 |
在研究中,日本东北大学的一杉太郎副教授等人关注到了电解质和电极界面的问题。通过使用真空装置,并调整电池的制作方法,使电解质和电极完美贴合。由于界面紧密贴合,锂离子易于在电池中移动。解决了固体电解质和电极受缝隙和杂质影响无法紧密贴合的课题。
在使用试制的全固体电池进行的实验中,充电时间从使用电解液的传统电池所需的30分钟以上缩短至3分钟。如果将全固体电池用于纯电动汽车(EV)的电池,将实现快速充电。今后将与丰田和电池厂商共同推进开发。
同为东北大学的折茂慎一教授和宇根本笃讲师等人使用锂和氢的化合物作为电解质,将全固体电池的重量减轻了一半以上。此前研发的使用硫化物和氧化物作为电解质的全固体电池要比使用电解液的电池更重。
使用锂和氢的化合物后,存在只有在高温环境下才能工作的问题,但通过对电解质的成分等进行改进,由原来的120摄氏度降低到了90摄氏度。今后的目标是使该电池在室温下实现正常工作。计划与三菱瓦斯化学合作,力争5年后作为纯电动车等配备的电池达到实用水平。
![]() |
目前作为主流的锂离子电池单位体积的输出功率较高,蓄电量也大。主要用于便携终端及纯电动车等。不过发热可能导致破损,有观点指出存在安全隐患。
新一代电池:配备现有锂离子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充满一次电的行驶距离仅为200公里左右。而汽油车在加满油的情况下可行驶约500公里。新一代电池的目标是将性能提高到与汽油车等同等或以上的水平。还力争提高安全性和耐久性,缩短充电时间。
目前正在开展研发的新一代电池除了全固体电池及钠离子电池之外,还包括使用空气中的氧实现轻量化的空气电池、使用镁离子等蓄电量较多的多价离子电池等。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