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重工新型船可使氢运输成本降低97%

2022/09/05


  日本川崎重工业正准备推出氢的大型运输船。正在开发单次氢运输量达到目前128倍的新一代船舶,力争使氢的海上运输成本降低97%。围绕氢的运输,预计还会受到韩国企业和新技术的影响。能源的稳定采购属于国家战略,日本政府把氢定位为实现低碳社会的王牌,运输技术将对资源小国日本的未来造成影响。

    

  最主要成本为海上运输,占整体的52%

   

  “借助大型化,每立方米的成本将明显下降”。川崎重工的氢战略本部副本部长西村元彦对于目前正在开发、将于2020年代中期推出的液化氢运输船的成本竞争力充满自信。川崎重工已在世界上抢先于2020年实现液化氢运输船“SUISO FRONTIER”的实用化。凭借把澳大利亚生产的氢运到日本的实证研究而闻名。

    

目前的液化氢运输船“SUISO FRONTIER”(神户市中央区)

      

  在研究中浮出水面的是海上运输成本的问题。

   

  日本政府提出了到2030年把氢的价格降至目前3分之1左右的目标。课题是氢的采购成本。现在,把在澳大利亚生产的氢液化、运到日本所需的采购费用为每立方米170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8.42元)。日本政府提出减少8成,降至30日元(约合人民币1.49元)的目标,但最大障碍是海上运输成本。

       

  日本资源能源厅的估算显示,在170日元的采购费用中,最主要成本是海上运输的89日元,占到整体的52%。要达成每立方米降至30日元的目标,海上运输成本必须在2030年之前压缩至2.5日元。要大幅降低成本,川崎重工的大型运输船或将成为关键。  

    

         

  川崎重工通过实证研究等发现,“针对一次可运输的氢量,海上运输成本中人工费占到8成以上”(川崎重工的西村)。要降低成本,需要增加一次运输的氢量,降低人工费的比例。川崎重工的新款大型运输船设有4个容积为4万立方米的储罐。可运输的氢量达到SUISO FRONTIER号的128倍。另一方面,需要的船员约为50人,仅增至2倍。使得海上运输成本有望降低97%。

     

  然而,氢运输船的大型化并非易事。要运输液化氢,需要很高的隔热性能,以使储罐内保持在零下253度。为了减少来自外部的热量,川崎重工开发了新的隔热系统。

      


        

  此外,如果大量装载比重轻的氢,保持船舶整体的行驶平衡将变得困难,将导致燃效恶化。川崎重工充分利用靠SUISO FRONTIER号积累的知识等,优化船舶形状和吃水,实现了较高的推进性能。川崎重工的西村充满自信地表示,“液化氢运输船具有5年的领先优势”。

    

  韩国企业稳步崛起,初创企业技术也在提高

    

  不过,日本造船业在曾经领先的LNG船领域遭遇中韩企业的低价攻势、结果被夺走市场。韩国的现代重工集团正在推进氢运输船的开发,虽然大小仅为川崎重工的大型船舶的8分之1(2万立方米级),但采取同样的双重结构储罐。此外,三星重工正在以自主的储罐系统推进开发。

   

液化氢运输船“SUISO FRONTIER”

    

  与此同时,氢的运输还可能受到新技术的影响。德国初创企业Hydrogenious开发了通过使化学物质和氢结合、利用现有的汽油、石油储罐和卡车来运输氢的方法。此外,日本ENEOS和三井物产也将推进把氢转变为液态的甲基环己烷(MCH)进行大规模运输的验证试验。如果能够实用化,由于中韩企业目前在油轮领域具有优势,将不利于日本的造船业。

      

  4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现身位于神户市Port Island的氢发电实证设施的开业仪式。装入这处设施储罐的正是由川崎重工的SUISO FRONTIER号运来的氢。岸田首相致辞称,“在需要尽快实现商用化的背景下,确信本项计划的成功有助于我国和碳中和的进程”。

     

  日本制造业的环保技术在世界上也具有较高竞争力。如果不推进新增投资、在技术的实用化方面确立优势,日本的能源安全保障将无从谈起。需要官民携手以全面举措加以应对。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外山尚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