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挖掘中国水处理业务商机

2021/12/21


     日本企业正在中国扩大与水相关的业务。住友商事与中国大型水务企业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新企业,新收购了29座污水处理厂,计划2030年之前投入超过100亿日元的资金。东丽也将在2021年度内启动水处理膜工厂。日本企业正在利用水处理厂的运营经验和环保技术,开拓规模达到30万亿日元的中国市场。

    

      中国政府提出了举国推进水环境建设的方针。在北京及上海等城市地区,上下水道越来越普及,而农村地区的相关建设却十分落后。12月上旬,政府发布了以改善农村地区生活环境为目标的五年计划。在计划中明确指出将推进在农村增加干净厕所的“农村厕所革命”,提出了大力完善污水处理体制的方针。

    

      住友商事在中国山东省与北京首创合资成立了业务投资企业“首创顶峰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数十亿日元,收购了北京首创拥有的29座污水处理厂。加上以前的处理厂,运营数量达到32座。污水日处理能力约为130万吨,是以前的4倍。

     

      住友商事将派遣2~3名人员到新企业工作,对营业和投标项目进行调查和研究等。每年将开发或收购2~3座污水处理厂。2030年之前,包括设备更新等在内,计划共计投资100亿日元以上,把污水日处理能力提高到260万吨。

    

住友商事2010年开始涉足中国的水基础设施业务(山东省的一座污水处理厂)

 

       在山东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基础设施建设却跟不上快速城市化的步伐。据日本的一家调查公司预测,到2030年,自来水供水人口将比2020年增加25%,达到5000万人。需要新建污水处理厂或扩大规模,通过技术革新来提高水处理的效率。

    

      住友商事通过巴西、英国等的水务业务,积累了水处理厂的运营经验。该公司打算在中国发挥可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水的高效水处理厂的运营经验。

    

     农村的污水项目与城市型处理厂相比,长距离管道的施工和处理设备的维护管理都需要花费成本,因此住友商事还将讨论在这些方面利用日本的技术和经验。

    

     2010年,住友商事与北京首创成立了合资公司“东方水务有限公司(Eastern Water) ”,由此涉足中国的水务业务。在山东省和浙江省运营着3座污水处理厂,随着此次新企业的成立,原来的合资关系将解除。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预测,中国的水务市场到2030年将超过30万亿日元,比2020年翻一番。规模仅次于位居世界第一的北美(约35万亿日元)。增长势头超过欧美和亚洲。

     


    

     东丽也从中国的水处理业务中找到商机。2021年度内,东丽将在广东省启动水处理膜(用于对水进行清洁处理)工厂。称为“RO(反渗透)膜”的水处理膜上开有直径为0.6~0.8纳米(1纳米为10亿分之1米)的微孔,主要用于海水淡化和废水再利用等。

     

      东丽计划为该工厂投资约100亿日元,将中国市场的反渗透膜份额从2020年的3成提高到5成。东丽在北京市和江苏省也设有水处理产品工厂,将通过3座生产基地来抓住快速扩大的中国市场的相关需求。

 

      水处理业务对脱碳技术的需求也十分高涨。中国提出了到2060年将二氧化碳净排放降为零的目标,还在截止到2025年的第14个五年计划中列入了环保措施。

     

       11月,中国表示将以污水处理等行业为对象,调查甲烷排放量,并公布旨在减少排放的行动计划。东丽的水处理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认为,“水处理膜可以直接或间接为此作出贡献,中国水处理业务的商机会越来越大”。

     

      污水处理需要使用大量能源,处理时还会产生污泥。除了节能技术之外,将污泥用作燃料和肥料的需求也十分高。大成建设11月开发出了能源生产型污水处理技术,可利用污水,有效且稳定地生成可用于发电等用途的甲烷。

    

      在水处理膜等海水淡化领域,以及高效设备等节能领域,日本企业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实力。

 

       但日本企业没有能力像法国威立雅(Veolia)等水务国际大型企业那样,从水务设备的EPC(设计、采购、施工)到运营和维护,提供一条龙服务。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数据显示,2019年度日本企业在中国水务市场的占有率仅为0.18%。

     

      即便拥有技术实力,如果不能根据当地的需求开展业务,也无法打入市场。在EPC和运营维护管理等领域,中国企业正在崛起,在这种情况下,与有助于强化销路和营销体制的当地企业合作或进行收购等战略不可或缺。在社会基础设施业务方面,与当地地方政府的关系也会左右订单情况,因此日本的政企合作也变得重要。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长谷川雄大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