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之盐”螺丝也在转向纯电动车

2021/11/19


      全球的纯电动汽车(EV)转型浪潮正向汽车零部件厂商袭来。有看法认为,以发动机为代表的内燃机车需要使用约3万个零部件,而纯电动汽车则可以减少一半。为了化危机为良机,日本各企业正使出浑身解数充分活用自身的技术。

        

日东精工的“GIZA TITE”在螺丝牙上开有沟槽,适合用来安装传感器等

  

      “由于转向纯电动汽车,螺丝也不得不做出改变”,日本的螺丝大型制造商日东精工社长材木正己这样说。他手里拿着一颗乍看上去平淡无奇的螺丝。用放大镜仔细一看,螺丝牙上到处都是沟槽。这是该公司的主力产品之一“GIZA TITE”。

 

      将螺丝拧入构件之后,对象材料会像黏土一样发生变形,嵌入沟槽之间。螺丝牙的截面为左右不对称的三角形,不易松动脱落。这种螺丝由于不需要螺母、在狭小的空间也能牢固地连接构件,因此适合用于传感器等小型零部件的安装。

 

      要改善纯电动汽车的“电耗”,必须减轻汽车重量,零部件需要大量使用比铁等材料重量轻的树脂。GIZA TITE不会强力紧固,因此无需担心会使对象材料变形。

    

      日东精工原本主要面向游戏机、钟表等精密机械开发产品。材木社长强调“汽车对安全性要求很高,必须按照每个需要紧固的零部件重新设计成最佳形状”。

  

      螺丝是所有产品都需要用到的“工业之盐”。每辆汽车需要使用2000~3000个螺丝。纯电动汽车的设计与发动机车不同,螺丝的功能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轻量化就是其中之一。

 


      “在减轻纯电动汽车的重量方面,螺丝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汽车螺丝大型制造商YAMASHINA的董事古川泰司这样说。如果每颗螺丝的重量减轻0.5克,按1辆车的用量换算,就能让汽车减轻1千克以上的重量。

 

      YAMASHINA视为王牌的是重量只有铁的约三分之一的铝。该公司对在相关领域领先的欧洲车进行了研究,历时3年时间开发出了可以替代铁产品的铝螺丝。

 

      铝螺丝与树脂零部件也很匹配。据称,在热变化导致的收缩率方面,二者十分接近,螺丝不易松动。YAMASHINA已面向被视为新一代材料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开发出产品。该公司认为“伴随着材料的多样化,铝螺丝的使用场景也会增加”(古川泰司)。

 

      另一方面,大阪府大东市的螺丝厂商Maruemu Works则在大力开发钛螺丝。这种螺丝在面对拉力时具有很强的回弹力,螺丝的轴会像弹簧一样伸缩,因此受到强烈的晃动时也不易松动。预计将用于纯电动汽车中安全性要求特别高的部位。

    

  

      瓶颈在于材料费是铁的30倍,而且加工难度大。Maruemu Works还在全球首次成功量产镁合金螺丝,拥有应对不同材料的技术能力。社长田岛直训信心十足地表示“2022年将确立量产技术,以符合相关用途的价格提供产品”。

 

      拧螺丝的设备也在发生变化。日本国内的汽车用拧螺丝机大型制造商Estic已开始向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和Rivian供应设备。该公司社长铃木弘英干劲十足地表示“我们了解纯电动汽车需要什么样的拧螺丝机,这将有助于设备的改进和开发”。

 

      此前Estic擅长应对直径10毫米左右的螺丝。纯电动汽车的小型电子零部件较多,还必须使用只有其五分之一大小的螺丝。铃木社长说“包括安装螺丝在内,自动化不可避免,我们将与机器人制造商加深合作”。

  

      如果跟不上纯电动汽车转型潮流,螺丝行业也会受到打击。其实,日本国外已经出现了使用粘合剂和热焊接技术的潮流。

 

      精通汽车零部件接合技术的东京工业大学教授佐藤千明表示“螺丝不会消失”。但他同时认为,纯电动汽车经常需要在狭小的空间里紧固零部件,“为了防止松动等,同时使用粘合剂的情况将会增多”。螺丝需要不断进化升级。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高桥圭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