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上市企业薪酬过亿日元董事3年来最多
2022/07/14
日本上市企业中“薪酬超过1亿日元的董事”正在增加。2021财年(截至2022年3月),拿到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91万元)以上薪酬的董事达到652人,比上财年增加108人,创3年来新高。日本企业正在向与业绩和股价挂钩的欧美薪酬体系转变,再加上良好的企业业绩,不断出现高薪酬。在薪酬超过1亿日元的董事人数方面,日立制作所排在首位。
![]() |
日本东京商工调查公司根据日本上市企业6月底前公布的有价证券报告进行了汇总。拥有薪酬超过1亿日元的董事的企业数量创历史最新高,达到284家。
薪酬超过1亿日元的董事增加的背景是企业业绩良好。东证Prime上市企业2021财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9%,自从2017财年(截至2018年3月)以来创下4年来最高利润。在企业治理改革等背景下,根据业绩和股价等决定薪酬额度的企业越来越多,好业绩反映在了薪酬上。
与日本企业上次创下最高利润的2017财年相比,薪酬超过1亿日元的董事增加了114人,企业数量增加了44家。在薪酬超过1亿日元的董事较多的企业的排行榜上,2017财年排在第十名以下、而2021财年进入前十的有东芝、万代南梦宫控股及大金工业等9家企业。
上次排在第一的三菱电机受到品质问题影响,董事薪酬减少等,这次薪酬超过1亿日元的董事只有1人。有6名董事薪酬超过1亿日元的索尼集团排在第15位。
薪酬超过1亿日元的董事最多的企业连续3年都是日立制作所。2021财年IT部门及输配电设备等业绩良好,合并纯利润连续2财年创下最高纪录。董事的总薪酬为5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比上财年高6亿日元,比2017财年高出大约14亿日元。增加的金额大半是与业绩和股价挂钩的部分。
排在第2位的东芝从上财年的1人猛增至13人。由于该公司采用了把业绩完成度和股东总回报(TSR)等反映到董事薪酬中的制度,得益于2021年春季以后股价上涨,相关挂钩部分由上财年的6000万日元猛增至16亿日元。
排在第6位的万代南梦宫控股(BANDAI NAMCO Holdings)因游戏和玩具业务增长,2021财年的合并净利润达到了3财年来的最高水平。占薪酬总额一半、与业绩挂钩的薪酬出现增加。同样排在第6位的三井不动产以及排在第9位的大金工业和日产汽车也一样,与业绩等挂钩的薪酬增加是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
虽然日本企业的薪酬体系与业绩挂钩的比例增加,正逐渐向欧美靠拢,但薪酬水平仍不及欧美。德勤集团(Deloitte Tohmatsu Group)的统计显示,美国首席执行官(CEO)的薪酬的中间值为17.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804万元),英国为5.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705万元),日本为1.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39万元),与英美存在差距。
![]() |
慎重熩一直推动LINE的业务扩大(2019年6月的业务战略发布会) |
日本上市企业的董事中,个人薪酬额位居榜首的是Z控股(Z Holdings)董事兼LINE代表董事慎重熩(Shin Jungho)。他长期在LINE的服务开发和海外业务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薪酬总额为43.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3亿元),其中41亿日元为股票期权(股票购买权)。
Z控股的联合首席执行官(CEO)出泽刚以9.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473万元)排在第11位,娱乐部门负责人舛田淳以7.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39万元)排名第17位。二人均出身于LINE,股票期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主导经营多年的“经营大佬”卸任后,获得了巨额酬劳金,从而跻身个人排行榜单前列。排在第2位的是日本大型出租车企业“第一交通产业”的创始人黑土始,其薪酬总额为1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339万元),其中15.9亿日元是特别功劳金。
另外,还有在2021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辞去铃木(Suzuki)会长职务的铃木修顾问,其薪酬总额为11.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751万元),其中一大半是退职酬劳金。已卸任富士胶片控股最高顾问一职的古森重隆排在第8位,在11.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505万元)的薪酬总额中,董事退职酬劳金等达到8.2亿日元。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冈本孔佑、秦野贯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