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东印度公司”,从垄断走向共存
2021/12/30
伦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是英国的金融中心,在这里的一角,曾经有一家震撼全球的公司,那就是成立于1600年大航海时代的东印度公司。
该公司由实力雄厚的英国商人出资,通过贸易垄断积累了巨额财富。估计很多人都在课本上看到过这家被视为“近代公司鼻祖”的企业。
在金融街几公里之外的伦敦最繁华的街区,有一家时尚的红茶店。抬头一看,招牌上写着“THE EAST INDIA COMPANY”。没错,“东印度公司”至今依然存在。而且经营者是印度人。
![]() |
过去的东印度公司已经于1800年代解散。现在同名的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桑吉夫·梅塔(Sanjiv Mehta)说:“2005年我从约40名英国股东手中收购了拥有其商标和LOGO的公司”。目前经营饮料食品的批发和零售业务,旗舰店里陈列着140种红茶,这也是原来的东印度公司的主力商品。
这与单纯的收购案意义不同。印度人对东印度公司的名字十分忌讳。该公司曾拥有私人军队,几乎将印度全境变成殖民地加以统治。“身为印度人,我收购了象征着统治印度的公司,这意味着创造了新的历史”。
![]() |
印度人梅塔在印度独立纪念日开设了获得新生的东印度公司的旗舰店 |
象征着贪婪和垄断的前东印度公司也留下了巨大的遗产。那就是通过贸易将东西方的人们和文化联系在一起,带来了“全球化”的理念。“去糟粕取精华,人类一直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进化”。梅塔继承了有功有过的东印度公司的“功”,目标是以连接各国的贸易形式为世界作出贡献。
全球化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如今却陷入了停滞的深渊。中美经济摩擦加剧,新冠疫情导致半导体等的供应链断裂。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统计显示,2020年商品贸易量比上年下滑5.3%。
预计2021年将增长10.8%,但最不发达国家(LDC)的进出口增长率仅为约5%。受益于“蛋糕”扩大的是赢家阵营中的国家,这种格局与东印度公司时代没有什么不同。
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双赢的全球化究竟是什么?曾经就职于美国高盛集团的日本人铜冶勇人于2015年创业,创立了服饰品牌“CLOUDY”。该品牌在加纳设有5座工厂,员工总数超过500人。采用传统的鲜艳花纹制作的衬衫,还被摆在伊势丹新宿总店进行销售。
![]() |
创立服饰品牌“CLOUDY”的铜冶勇人(前排中),目标是与加纳人实现共同富裕。 |
该品牌10%的销售额用于在加纳当地建设公立学校等援助项目。目的是实现一个“循环”:由援助下成长起来的人们创造出优秀的产品来支撑CLOUDY。
“除了必要的资金和创意之外,不会为当地带入其他东西”,疫情下的粮食支援也并非单纯地带入,而是利用当地的食材和厨师来解决。既不榨取廉价劳动力,也不让他们依赖援助,目标是实现平等发展。
东印度公司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此前一直连接着世界的“公司”,正在探索一条从垄断走向共存的道路。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