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全球主要企业3家中就有1家亏损

2020/08/05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扩大,企业的业绩正在大幅恶化。以世界主要企业为对象,统计2020年4~6月财报发现,3分之1的企业最终损益为亏损。封城构成直接打击,汽车、零售和服务等行业整体出现亏损。甚至出现了自有资本不足的企业。疫情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变化,部分消费需求在增加,还有3成企业的利润正在增长,成长型企业的主角更替或将加速。

 

      销售额减少16%

 

      利用QUICK FactSet的企业财务数据,我们调查了截至7月30~31日发布财报的约4500家企业。4~6月停产和闭店让很多企业的销售额出现锐减。在雷曼危机时的2008年10~12月,2家企业中就有1家出现亏损。目前亏损企业的数量仅次于雷曼危机。

 

  

      包括未发表财报的企业的市场预期在内,统计4~6月财报后可发现,净利润同比减少65%。降幅与1~3月的80%相比收窄,但销售额减少16%,此项降幅相比1~3月的5%有所扩大。主要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4~6月大幅下滑,企业业绩在销售额方面也变得严峻。

   

      疫情扩大制约了人员和货物的流动,以全球供应链为基础的汽车产业的业绩下滑明显。整车企业联袂亏损,7月31日发布4~6月财报的马自达亏损666亿日元。德国戴姆勒将在美国和墨西哥停产,各家都不得不就开始削减成本。

    


    

      影响波及到了广泛的企业。7月31日发表财报的住友电气工业因线束等汽车零部件业务的下滑,亏损414亿日元。荷兰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的车载半导体下滑35%,连续2个季度出现最终亏损。车载半导体业务7~9月同比减少2成左右。

 

      关店潮在全球范围扩大,零售和服务行业也在整体上出现亏损。美国星巴克的4~6月财报显示,现有店销售额同比减少4成,亏损约6.8亿美元。星巴克CEO凯文·约翰逊表示,外卖配送增加,“消费者正在改变生活习惯”,但推高整体水平仍需较长时间。在日本,各铁路公司和百货店等内需企业亏损明显。

 

      半导体和IT构成支撑

 

      雷曼危机时发生了金融行业动荡,整体上利润减少。但在新冠病毒疫情下,在家办公和宅家消费等新需求也在出现。在此情况下,数字化明显加速,半导体、IT企业和以数字技术为武器的企业利润出现激增。

 

      在信息通信不可或缺的半导体行业,45%的企业实现利润增长。台湾积体电路制造(TSMC)4~6月创出利润新高。CEO魏哲家认为,5G这一大趋势的浪潮正在涌来,今后也将维持强劲势头。

 

      从零售行业来看,电商迅速扩大。美国亚马逊4~6月销售额同比增长4成,提供电商平台的加拿大Shopify也创出利润新高。旗下拥有雅虎的Z HOLDINGS的电商业务也实现增长。

 

      资本不足成为风险

 

      关于业绩前景,市场预计7~9月同比减少2成,10~12月减少4%,到年底实现复苏。不过,这一预期以经济V字复苏作为前提,下行风险突出。美国IBM的CEO阿尔温德·克里希纳等经营者表示,“与3月时的期待相比,我认为经济复苏需要较长时间”。

 

      疫情仍未平息,如果人们的外出再次受到限制,疫情下的业绩差距将进一步扩大。逆风中的企业将持续亏损,资本不足的风险将提高。加拿大Toscana Energy Income Corporation等石油相关企业的资不抵债情况增加。北欧大型企业斯堪的纳维亚航空(SAS,2~4月财报)也出现资不抵债。

 

      包括调整供应链和发力电商等措施在内,能否转变为能与新冠病毒共存的企业,将左右收益的可持续性。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增田咲纪 村上徒纪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