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经营者最重视AI,中国多样化

2020/01/09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与中国、韩国报社实施的“中日韩经营者问卷调查”显示,就在今后的企业活动中最重要的新技术,列举“人工智能”(AI)的韩国企业经营者达到67%、日本企业经营者占到55%。虽然中国也占到30%,不过相比日韩,中国企业的回答分散于多样的技术,反映出力争在众多领域实现技术领先的国家战略。

  

     在日本和韩国,企业经营者关注集中在人工智能,而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的回答则十分多样,例如回答“工业机器人”的经营者占11%、回答“区块链”的占10%,回答“5G”的占9%。

 

 

      中国领导层在2015年公布了高科技产业培育政策,向尖端技术投入大额补贴。调查结果似乎可以看出以丰厚的资金等为武器,中国企业得以着手各种研究开发。

   

     关于为确保以活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支柱的“第4次产业革命”相关技术的措施,回答“正在自主开发”、“将推进自主开发”的中国经营者合计占到57%,而这样回答的日韩经营者则仅占10%左右。

    

     这是因为力争摆脱对海外技术依赖的中国企业出现增加。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集团2019年9月宣布开发出专门用于处理人工智能信息的半导体芯片。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CEO)张勇强调,在数字经济新时代下,有必要进一步提升技术。

  

       一方面,回答“将与相关企业共同开发”的经营者方面,日本达到80%、韩国达到78%。日韩企业被认为力争通过合作战略来快速推进开发,中国与日韩企业方针的差异非常明显。

  

  


    

       关于2020年有无实施并购的计划,回答“必将实施”和“恐怕将实施”的日本企业经营者合计占到71%。中国为32%,韩国仅为21%。显示出日本企业积极并购的战略。

  

     日本企业对并购态度积极的背景是,剥离非核心业务推进日本国内重组以及强化海外业务的企业出现增加。2019年日本企业相关的并购案件数比上年增加6%,达4088件,创出历史新高。尽管收购总额出现减少,不过这是因为上一年软银集团和武田药品工业等企业实施了高达6~7万亿日元的超大型并购案件,产生了反作用。

 

     并购案件数的增加意味着并购还在向中小企业等扩大。野村证券全球并购业务负责人角田慎介认为日本“今后并购案件也将继续增加”。

  

     另一方面,中韩企业的并购意愿趋冷与中美贸易摩擦有关。关于本国企业增长减速的原因(多选),69%的中国企业经营者列举了“中美贸易摩擦”,48%回答了“经济增长率减速”。对中国的出口依赖度较高的韩国方面,45%的企业经营者将“中美贸易摩擦”视为增长减速的原因。

   

  调查概要:此次中日韩经营者问卷调查由日本经济新闻、韩国的每日经济新闻、中国的环球时报于2019年11月28日—12月16日共同实施。中日韩合计314家企业的经营者进行了回答。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星正道、花房良佑、安藤健太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