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友达光电向汽车供应链上游迈进

2023/10/31


      台湾大型液晶面板企业友达光电(AUO)正在车载领域与整车企业的直接交易中寻找出路。该公司将收购拥有德国奥迪等客户的大型零部件企业德国BHTC,以便不经过其他企业即可直接掌握大型车企的开发动向。中国大陆企业在液晶市场崛起,在此背景下,友达光电将聚焦汽车数字化,以求生存下去。

 

       “不仅仅是面板厂商,将成为(向汽车厂商)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友达光电的经营一把手 、董事长彭双浪102日在台北市内召开记者,强调了收购BHTC的意义。

 

       友达光电对BHTC的企业估值为6亿欧元。此次收购计划于2024年完成,收购金额将由企业估值减去未披露的债务而计算得出。目前营业收入呈增长趋势,但随着出资50%的德国零部件巨头海拉(HELLA)进入法国同行旗下,BHTC考虑出售。

 

       BHTC于1999年由两家德国零部件企业共同出资而成立,在通过触摸屏控制空调和音响的车载设备领域具有优势。2022财年(截至202212月)的营业收入为6.19亿欧元,净利润为900万欧元。目前的员工人数约为2900名,在德国、保加利亚、墨西哥和中国大陆等设有工厂。

 

       寻求与大型车企直接交易

 

       美国调查公司DSCC的数据显示,友达光电在包括OLED在内的车载面板出货量方面排在世界第4位,规模在全球屈指可数。该公司希望借助此次收购而获得与整车厂商的接触。

 

 

       BHTC处在与整车厂商直接交易、从新款车型开发的上游阶段开始参与的“一级供应商(Tier1)”位置。主要客户包括奥迪、德国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等著名企业。

 

       友达光电拥有汽车面板的最新显示技术,包括可安装在前排座椅整个前方的大型曲面液晶屏、在前窗玻璃上显示信息的平视显示屏以及新一代高清显示屏“MicroLED”等。

 

使用曲面面板等的友达光电的车载显示屏(照片由该公司提供)

 

       虽然拥有最新技术,但友达光电与众多面板厂商一样,属于向车载信息设备厂商交付零部件的“二级供应商(Tier 2)”。只能间接地获知整车厂商的开发计划和技术趋势等。但是,近年来随着汽车的数字化,车载面板的使用方法和商业惯例正在发生变化。

 


       梅赛德斯在纯电动汽车(EV)的旗舰车型“EQS”上,在驾驶席和副驾驶席前方安装了由3块面板组成的大型显示屏。还采用“触觉反馈”技术,实现了接近于物理开关的操作感。奥迪在部分车型上使用带有反馈的触摸屏。

 

       在采用大型显示屏方面领先的纯电动汽车巨头美国特斯拉正在通过与面板企业的直接交易来加快开发速度。在这种趋势下,作为第一时间掌握大型车企的技术动向、进而应用于自身产品开发的跳板,友达光电将目光投向了BHTC

 

       车载HMI市场到2030年将倍增至7.4万亿日元

 

       此外,高端车载面板的市场扩大也给友达光电带来商机。调查公司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数据显示,利用触摸屏等显示和操作信息的车载HMI的全球市场规模到2030年将达到494亿美元,增至2023年预期的2倍以上。

 

       友达光电大力投入车载领域的背景之一在于,属于主力产品的电视和个人电脑面板的竞争环境恶化。从2010年代后期开始,京东方科技集团(BOE)和天马微电子等中国大陆企业的价格攻势越来越猛烈。

 

       韩国企业已经转向OLED,而台湾企业则把与中国大陆企业竞争尤其激烈的液晶作为业务支柱。局面非常严峻,出现了2018年中坚企业中华映管(CPT)陷入经营破产等情况。

 

 

       友达光电的业绩也受到面板行情的影响,并不稳定。20202021年曾受益于新冠疫情带来的数字特需,但2022财年的最终损益为亏损211亿新台币。

 

       进入今年以来,该公司正不得不进行整合,包括宣布台湾北部桃园市和南部台南市的落后工厂停产等。虽然车载面板的营业收入仅占整体的12成,但202316月同比增长约2成,增长预期较高。

 

       竞争对手也瞄准车载业务

 

       车载市场的竞争也很激烈。在日本企业中,日本显示器(JDI)提出了撤出利润率较低的智能手机面板领域、加强车载领域等的战略。台湾企业当中,群创光电也通过子公司与车企展开了直接交易,世界最大的液晶企业京东方也将香港的一级供应商纳入旗下。

 

       DSCC的研究总监刘景民指出,“群创光电与美国车企关系深厚,京东方与中国(大陆)车企关系近,而收购BHTC的友达光电与欧洲企业的关系将成为优势”。能否充分利用通过收购建立的立足点深挖增长市场,将左右友达光电的生存。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龙元秀明 台北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