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误判后,铠侠被迫回到与西数合并的谈判桌
2023/10/16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获悉,美国西部数据公司(WD)正在进行最终协调,考虑剥离半导体存储器业务、并与铠侠控股(Kioxia Holdings、原东芝存储公司)合并。在存储器行情恶化的情况下,两家企业将扩大规模,以应对投资竞争。这两家日美企业将确保半导体的稳定供应。
铠侠在半导体闪存领域排在世界第3位,西部数据排在第4位。合并后规模将与首位的三星电子并列。协议达成后将在世界各国接受反垄断审查,也存在能否在中国获得批准等不确定性。
![]() |
铠侠控股计划与合作伙伴美国西部数据(WD)的半导体闪存业务进行整合,目前已启动最终协调。铠侠在最尖端的存储器研发竞争中无法领先,通过尽快量产回收投资的模式正在崩溃。由于行情恶化,两家持续大规模亏损。在财务恶化导致投资能力减弱的背景下,两家被迫进行重组。
![]() |
“减产还将持续一段时间”,9月,铠侠控股的社长早坂伸夫在高管面前淡淡地说。对于持续1年多的减产,铠侠的相关人士共同表示,“如此长时间的不景气是史无前例的”。同月,铠侠向工会通报了招募提前退休人员的计划。
半导体产业存在繁荣与萧条交替出现的“硅周期”。大部分企业都是在经济繁荣时赚取大量利润,在经济衰退时为迎接下一次涨潮而投资。
使用铠侠NAND型闪存的智能手机缺乏技术创新,换机周期不断变长,导致行情的反弹力减弱。“现在几乎没有赚钱的时候了”,铠侠控股的高管感叹道。
![]() |
由于半导体行情恶化,铠侠2023年内预定竣工的岩手县北上市新厂房被迫延期 |
在闪存领域的2000年代中期,半导体线宽的微细化达到极限。作为解决对策,企业研发了通过堆叠半导体元件来增大存储容量的“积层式”。作为铠侠前身的东芝于2007年在全球首次开发出了三维结构的NAND技术。
东芝先于竞争对手向市场推出尖端产品,形成了在通用化之前回收利润的“持续领先型”良性循环。
新业务模式的保鲜期很短。到2018年左右,铠侠开始被韩国三星电子和韩国SK海力士在积层数方面领先,中国长江存储科技(YMTC)也紧追不舍。
探究铠侠陷入苦战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出现经营危机的东芝出售存储器业务一事。铠侠(原东芝存储器)2018年以美国投资基金贝恩资本(BainCapital)等出资的形式从东芝独立。功率半导体和机械硬盘(HDD)业务则留在了东芝。
在成为NAND的专业公司之后,铠侠不仅容易受到行情波动的影响,而且业务战略的选择余地也缩小了。
在半导体存储芯片领域,每隔数年就会有新技术被开发出来,需要不断确保最新的制造设备和充足的人员。铠侠在从东芝独立之际背负了约6000亿日元的银行贷款。不佳的财务状况让其很难进行大胆的投资。
铠侠和西部数据曾在2021年前后正式进行过合并谈判。当时被认为是美国拜登政府下加速的日美半导体合作的第一步。
2021年夏季,谈判确定了大框架,两家公司的股票价值对等、各占新公司董事的一半等。此后,由于双方针对总部所在地和上市地点等互不相让,谈判陷入僵局。
重启谈判的转机是2022年夏季出现的存储器行情遇冷。铠侠和西部数据的业绩都连续3个季度出现最终亏损。技术开发的滞后、财务状况的恶化、历史性的行业寒冬等误判连续出现,为了生存下去,给铠侠留下的道路越来越窄。
间接向铠侠出资、寻求未来合作的SK海力士表示了反对。西部数据和铠侠力争月内达成基本协议,目前还存在不确定性。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