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业绩触底反弹,但离V字型复苏仍遥远

2023/10/12


      韩国三星电子的业绩触底反弹。202379月的合并营业利润为2.4万亿韩元,达到上季度的3.5倍,已摆脱最糟糕的时期。不过,半导体部门的亏损并未消除。除了存储器业务低迷外,代工生产方面也被台积电(TSMC)大幅拉开距离,是否能够实现V字形复苏仍难以预测。

    

三星高层访问特斯拉总部(左起第3位是三星董事长李在镕,第4位是特斯拉CEO马斯克,5月)

         

      三星1011日发布的79月营业收入为67万亿韩元,比上季度增长12%,时隔1年半转为正增长。营业利润也达到2.4万亿韩元,比各证券公司的预期高出两成左右。当天三星电子的股票以高于前一天2.7%的价格收盘。

  

      由于存储器市场价格暴跌,2023年上半年三星的营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95%。按季度计算,利润额只有6000多亿韩元,处于14年来的低位。不过,营业利润在79月恢复到了2.4万亿韩元。虽然智能手机和家电等处于持平状态,但半导体稍有起色,避免了整个公司陷入亏损。

    

      但很多观点认为,半导体部门的业绩恢复仍需要一定时间。虽然三星将通过10月末的准确财报数据来公布各项业务的业绩,但据韩国有进投资证券公司估算,79月三星半导体部门的营业损益为亏损3.8万亿韩元。虽然相较于46月(亏损4.4万亿韩元)有所好转,但离V字型恢复依然遥远。

  

      如果进一步细分半导体部门的业绩,就会发现新的课题。

  

      韩国有进投资证券分析称,三星的主要存储产品DRAM计提了4000亿韩元的亏损,NAND型闪存计提2.7万亿韩元的亏损,半导体代工等非存储器业务计提7000亿韩元的亏损。

    

      DRAM因人工智能(AI)等用途的特需而呈现出恢复态势,但NAND却一直处于低谷。DRAM市场被三星、韩国SK海力士、美国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3家企业垄断,而在NAND领域,除了上述3家企业之外,日本铠侠控股(Kioxia Holdings)、美国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中国长江存储科技(YMTC)也在持续展开激烈竞争。


      随着世界经济放缓,智能手机及个人电脑的销量低迷,这些用途占6成以上的存储器需求难以迅速恢复。韩亚金融集团(Hana Financial )认为,三星半导体部门的亏损将持续到202413月。

    

      本应弥补存储器低迷的代工业务也不及预期。该业务是经营负责人李在镕会长(当时是副会长)20194月自己宣称“到2030年要达到世界第一”的核心业务。即便如此,不仅没有赶超领先的台积电,反而被拉大了差距。

三星在韩国华城市的半导体工厂(资料图)

     

      据调查公司TrendForce介绍,202346月台积电的份额占59.6%,与三星(12.3%)拉大了差距。两家企业的份额差距比上年同期扩大了9.5个百分点。相比拥有智能手机、数据中心及产业用途等广泛客户的台积电,三星侧重于美国高通等智能手机的客户结构产生了影响。

  

      三星在代工业务上并未放弃“夺取世界第一”的目标。在因存储器低迷、竞争对手竞相大幅减少设备投资的背景下,三星46月半导体投资为13.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4%。之所以持续采取积极政策,是因为要想跟台积电争抢客户,除了尖端技术、价格竞争力外,还考验长期的投资姿态。

  

      三星以增设首尔近郊的平泽工厂和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工厂为中心,继续刷新历史最高投资金额。在首尔近郊的龙仁市也计划建设巨大生产基地,到2042年将向新工厂投资300万亿韩元。

  

      围绕三星的上述动向,美国大型企业也开始表示关注。今年春季以后,三星与美国特斯拉启动了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尖端半导体的开发磋商。美国英伟达也计划作为AI半导体的代工企业验证三星的尖端工程技术。

  

      半导体设计企业考虑将生产委托给三星的背景是应对台湾有事。为了分散风险,持续在韩国和美国进行巨额投资的世界排名第二的三星成为被考虑的承接方。

  

      据多家供应商介绍,目前三星尖端半导体的成品率趋于上升。如果生产技术不断改善、不断推进设备投资、今后能够获得优质客户,三星有望实现良性循环。能从台积电夺走多少客户将是三星代工业务稳定增长的关键。

   

      半导体存储器:负责保存数据的半导体。有用于运算处理的临时保存数据的“DRAM”和长期保存数据的“NAND型闪存”2种。以三星电子为首,韩国、美国及日本的半导体厂商排在份额前列。各企业在数据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两个性能上展开竞争。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细川幸太郎 首尔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