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半导体设备有特需,2年涨2倍
2022/04/26
老式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需求出现增加。用于形成电路的二手曝光设备的价格比2年前翻了一番。除了交货期延长的新设备的替代需求之外,正在推进半导体国产化的中国对成熟技术的设备的洽购强劲,出现了类似于特殊需求的情况。尼康已开始投放新产品,对日本国内企业来说,半导体设备需求高涨也是一次新的商机。
“二手半导体制造设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销售二手制造设备的SurplusGLOBAL Japan副社长熊泽修二难掩惊讶之情。据其称,设备刚开始出售,就有其他半导体制造商前来采购。
![]() |
在半导体供求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制造商纷纷进行增产投资和建立新的生产线。据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SEAJ)预测,2021年度日本生产的半导体设备的销售额将比2020年度增长41%,达到3.3567万亿日元,刷新历史纪录。但设备供应仍跟不上旺盛的需求,“新设备的交货期从1年延长到了1年半左右”(租赁公司)。
由于设备的交货期延长,半导体厂商也被迫采取应对措施。台积电(TSMC)表示,已派遣多个团队支援设备制造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CEO)魏哲家表示,设备制造商正在竭尽全力解决所有问题。
作为替代品,需求增加的是可在1个月左右的短时间内采购到的二手设备。大型租赁公司及中间商等纷纷从生产尖端半导体的厂商手中收购不再使用的设备,然后出售给生产通用半导体等的其他半导体厂商。
一家已购买二手设备的厂商的相关负责人透露称:“说实话,我们想买新设备,但为了满足客户突然提出的增产要求,就用很快就能买到的二手设备代替了新设备”。
一对一的交易占主流,价格也因商品状态和使用年限而异。据多个行业相关人员介绍,在半导体基板上形成电路的二手曝光装置的价格比半导体普遍紧缺的2年前平均上涨了2倍左右。租赁公司Mitsubishi HC Capital的营业负责人说:“价格上涨最快时,有的产品价格涨到了原来5倍”。
特别感到紧缺的是直径200毫米晶圆装置的老款产品。现在的主流产品300毫米产品用于智能手机的半导体等,而汽车及家电使用的半导体大多使用200毫米产品。从1990年代开始作为主流使用的200毫米产品是已使用20多年的产品,大多作为二手物品流通。据称“有的跟当时的新品价格相当”。
积极投资成熟生产线的是中国。随着美国限制出口,尖端装置采购越来越难,而成熟产品受限制很少。半导体行业团体SEMI预测,2020年全球对200毫米产品的投资额超过30亿美元,2021~2022年猛增至50亿美元左右。2022年的产能份额方面,预计中国占全球的21%,在各地区中最高。
尤其面向纯电动汽车(EV)用于电力控制的功率半导体的能力不断增强,也有很多整体购买制造工序装置的情况。三井住友融资租赁公司的营业负责人指出:“即使价格高,也纷纷采购”。
![]() |
资料图 |
成熟生产线的投资热兴起对日本装置厂商来说是商机。曝光装置方面,最尖端生产线采用的EUV(极端紫外线)曝光装置,荷兰的ASML占垄断地位,而原来占主流的“i线”等曝光形式,尼康等一直占有很高市场份额。尼康决定2024年度之前推出“i线”曝光的新产品。
装置需求依然旺盛,关于二手装置也有很多企业说“今年一整年或许都会保持高价”(Hightec Systems的阿部守晃社长)。在二手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如果使用成熟技术的装置也重新上市,能够获得充分收益的可能性增大。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松本桃香、江口良辅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