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主角更替(下)日本重启国家计划
2022/02/21
“考虑到半导体是所有高科技产业的基础,就必须意识到我国的现状处于危机局面”,这是日本2000年半导体业界团体发布的建议书开头。20多年过去,日本的危机依旧。日本现在正再次启动重振半导体这一国家计划,应从过去的失败中吸取哪些教训呢?
手拿《日本列岛改造论》
“这是创造数字版《列岛改造论》的时代”,日本经济产业省信息产业课长西川和见在2021年12月的半导体展会主题演讲中热情发表了演讲。他一只手拿着的是前首相田中角荣撰写的《日本列岛改造论》一书。
日本经济产业省2021年3月邀请行业相关人士召开了战略研讨会议,同年6月发布了《半导体数字产业战略》。日本通过补充预算,确保了对尖端工厂的投资以及推动现有设备升级的补贴等。
![]() |
日本描绘的路线图是支援强化制造基础,以及2020年代后半期量产的新一代技术,到2030年代以光电融合技术等为依托,重振最尖端技术。
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补贴成为台积电(TSMC)在熊本县建厂的推动因素。但是,不仅台积电预定建设的线宽20纳米的生产线,日本还把吸引更尖端的据点放入视野。
在同一展会上登台的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半导体议员联盟会长甘利明也意气飞扬地表示:“不会仅满足于20纳米”,需要在今后10年推进10万亿日元规模的政企投资。
“如果20年前有这样的热情……”,日本半导体相关企业的高层如此表示。如果时针倒转,日本20年前也曾出现过重振半导体的氛围。
2000年3月,行业智库旗下的委员会发布了题为《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复活》的建议书,指出日本企业的供货份额明显减少,目前处于“危机状况”,呼吁政企学合作推动微细化等尖端技术开发。
“日本股份公司”的记忆
“在当时的日本,由于与美国的半导体摩擦,曾经被批评为‘Japan Ink(日本股份公司)’,缺乏国家战略”,作为委员长发布报告书的日立制作所前专务牧本次生这样回顾。
以提出建议为契机,自2001年度起,政企联合项目全面启动。除了在国家主导下承担微细化基础研究的“MIRAI”、以民间为主体开发加工技术的“Asuka”之外,多个计划纷纷启动。确定瞄准尖端技术的工序,各企业派遣了技术人员。
日本的工程师集结到一起研发新一代技术,和1970年代构建DRAM基础技术的政企计划“超LSI技术研究组合”时如出一辙。但是,参加企业的步调并不统一,结果未能取得显著的成果。
形成对照的是海外。比利时1984年设立的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从各国企业获得资金和研究人员,主导了联合开发计划。
企业方面也借助微电子研究中心的设备进行了需要巨额投资的先行开发。通过与微电子研究中心等的共同开发,荷兰的ASML成功打入日本企业放弃的尖端光刻设备市场。
成为台积电和联华电子(UMC)母体的则是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工业技术研究院自1970年代起从美国引进技术等,确保了试生产线。在海外积累经验的人才回来创业,打造了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厂商。
应学习“追随”战略
牧本表示,“现在的日本应学习台湾等经历的‘追随’战略”。比利时和台湾两者的共同点是在缺乏人才和企业等基础的情况下,吸收了海外企业的知识。
![]() |
台积电新工厂的建设预定地点(熊本县菊阳町) |
最近20年,半导体的技术开发和尖端工厂运营所需的资金大幅增加。有业内企业首脑表示,甘利明提出的10万亿日元规模的官民投资“如果真想重振雄风,这是适当的规模”。
“有必要构建国家、企业和产学之间、以及人才与物流在全球有机合作的体制”,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21年11月公布的今后半导体战略的指引中,提出了强化国内外合作。具体措施将在今后敲定,但具有立足点。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简称产综研)2021年设立了“尖端半导体制造技术联盟”。在茨城县筑波市的基地引进尖端的生产设备,意在共同用在新一代半导体技术的开发上。
日本有佳能和东京电子等制造设备企业等参加,台积电和英特尔也成为赞助会员。
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占地内,台积电将设后工序试生产线。筑波市将汇聚全球性企业和知识。产综研等运营的半导体研究基地“TIA”的负责人金丸正刚表示,“希望不分国内外企业,构建让半导体人才做好研发的环境”。
近年来,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代表,围绕高科技技术的脱钩加剧。半导体被视为经济安全保障上的战略物资,行业的大规模并购(M&A)面临各地反垄断机构的严厉审视。为了与竞争对手保持平衡,该联盟能否成为合作的第一步?“国家计划”的真正价值将受到拷问。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江口良辅、佐藤雅哉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