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销售不振让电子零部件跌价

2021/12/14


  电子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交易价格以半导体存储器为中心出现下跌。2021年10~12月,来自手机的需求增长乏力,手机厂商的采购踩下刹车。在全球市场存在感突出的中国手机的销售不振。半导体供应链也持续混乱,个人电脑和游戏机等的生产也受到影响。

  

  “面向中国手机已开始调整生产。存储器库存每天都在增加”,一家半导体商社的存储器采购负责人如此表示。在往年,10~12月是秋季上市的新款手机的销售影响半导体行情。但在2021年,市场并未出现此前预计的活力。

    

  乐观的采购事与愿违

    

  美国调查公司IDC的统计显示,2021年7~9月全球手机出货量为3.312亿部,同比减少6.7%。欧洲和亚太等几乎全部地区的出货量都在减少。

   

   

  其中,半导体采购正在减少的是中国。IDC的数据显示,从中国手机企业来看,小米、OPPO、vivo这3家合计占全球份额的逾3成,超过韩国三星电子和美国苹果的份额。

   

  中国企业自2020年秋季起,展开乐观的采购。原因是随着美国加强对华为的制裁,其他中国厂商开始争夺华为的份额。

   

  中国厂商推出中低价位5G手机等,以低价格为武器,提出了乐观的生产计划。不过市场上也存在担忧的声音,有半导体商社表示,“订这么多货,手机真卖得出去吗?”

     

  2021年,以东南亚为中心封城趋势扩大。自2021年夏季前后起,中国手机的需求开始笼罩阴影。日本TDK的专务执行董事山西哲司在7月的财报说明会上表示,“中国手机产量低于当初预期”。

      


          

  即使发布新产品,消费者的更新换代需求也欠缺强劲势头。有半导体商社表示,从存储器等零部件来看,“自7~9月起,去库存趋势全面扩大”。

   

  由于手机需求增长乏力等,预计存储器价格呈现联袂下跌走势。

   

    

  从作为电脑固态硬盘(SSD)价格指标的TLC(三电平单元)的256GB产品来看,2021年10~12月的大单优惠价为每个约37.5美元。比7~9月下降约5%,时隔1年转为下跌。固态硬盘搭载多个的NAND型闪存的降价也推动了固态硬盘价格下跌。

       

  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DRAM存储器的价格连续4个月下跌。从成为指标的8GB DDR4产品来看,11月大单优惠价比上月下跌3%,跌至每个3.2美元左右。一家半导体商社透露,“(在其他半导体短缺的情况下)只有存储器的库存很多”。

   

  在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11月30日发布的半导体市场预测中, 和6月相比下调了2022年的存储器市场规模预期。

     

  半导体短缺还导致手机生产停滞

    

  供应链混乱也对手机生产投下阴影。瑞穗证券10月针对苹果iPhone13,把2021年内的生产计划预期从8900万部下调至8700万部。

     

  瑞穗证券的中根康夫指出,“iPhone的销售好于预期,但摄像头模块的零部件等采购困难”。被称为半导体“后工序”的组装工厂等重要基地集中于东南亚。当地因封城而无法顺利生产,结果手机厂商的零部件采购发生混乱。

       


       

  生产停滞不仅限于手机。美国半导体企业美光科技表示,由于部分客户(个人电脑厂商)缺乏存储器以外的其他半导体,已调整了存储器等的采购。

    

  实际上,个人电脑出货的减速迹象正在加强。IDC的统计显示,2021年7~9月的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快报值)同比增长4%,增速相比4~6月(增长13%)放缓。除了零部件短缺之外,来自居家办公的需求暂停的迹象也在产生影响。

       

    

  个人电脑液晶面板价格也转为下降。从用于笔记本电脑的11月大单优惠价格来看,成为指标的15.6英寸(分辨率HD)屏幕为每张约42美元。比上月下跌约1美元。从10月开始,液晶面板价格约2年来首次转为下跌。

    

  半导体短缺的影响预计在10~12月仍将持续。经销美国半导体的日本半导体商社的高管感叹称,“此前交货期为3周,但最近1年维持延长至20周的状态。用户的心情也接近于半放弃”。

   

  年底迎来家电销售旺季,家电量贩店等正进入年底商战。但部分商品在柜台缺货,长期持续的半导体短缺正在产生影响。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松本桃香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