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从制作所到IT大厂,追赶西门子

2021/05/11


  日立制作所的业务重组已进入最终阶段,4月28日正式宣布出售上市子公司日立金属,给非核心业务的调整拿出了时间表。另一方面,日立也在加快进攻性投资,例如收购美国IT企业GlobalLogic。充分利用涉足工业设备的制造业的优势和IT,转型为数字企业,追赶在世界市场领先的德国西门子。

    

  “当上CEO后,想着怎么样才能在全球都有竞争力,一直在推进数字化”,在4月28日的线上记者会上,日立社长东原敏昭强调了正在打造作为数字企业的体制。

   

日立制作所和日立金属的标志

     

  同一日发布的2021财年(截至2022年3月)合并业绩预期(国际会计准则)显示,日立的营业利润将同比增长5成,达到7400亿日元,逼近2018财年的利润高点(7549亿日元)。东原表示,营业利润率“到2022财年提高至10%(上财年为5.7%)”。

      

  起到支撑作用的是结构改革。日立在2008财年出现7873亿日元的最终亏损,之后出售了与IT关联性较低的业务,还剥离了日立工机和日立化成。

    

  拓展数据业务

     

  另一方面,日立收购了美国机器人系统集成商JR Automation Technologies和瑞士ABB的送配电系统业务。随着此次花费1万亿日元收购GlobalLogic和出售日立金属,东原表示“资产置换已完成9.5成”。

   

  日立金属的买家是美国基金贝恩资本(Bain Capital)等。通过出售所得的3820亿日元将用于偿还因收购GlobalLogic而增加的有息负债。日立金属的出售收益为1140亿日元,将列入2021财年财报。

          

     

  另一方面,日立一直把资源集中于增长领域,代表案例是自主物联网平台“Lumada”。Lumada是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AI)、控制·运用技术把产品连起来,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服务。

 


     

  拥有400家客户

     

  日立为了加强相关业务,开发推动数字化转型的系统的GlobalLogic不可或缺。不仅是技术,日立还将获得GlobalLogic掌握的超过400家客户资源,涵盖欧美的金融、通信和汽车等领域。GlobalLogic还与瑞典沃尔沃等交易,将成为日立销售基于Lumada的系统和设备的立足点。

    

  Lumada对日立的收益贡献巨大。预计2021财年这一业务的营业收入为1.58万亿日元(2019财年为逾1万亿日元),利润率超过10%,高于日立整体的6%,将来有望接近2成。

    

  Lumada还有助于日立现有业务的收益增长。针对铁路和电力的管理系统、楼宇和工厂设备等,能提供进一步提高效率和预知故障等附加服务。

       

  日立的这种有攻有守的战略结出了果实。从2020财年的营业利润来看,在东芝和三菱电机均比2007财年萎缩的背景下,日立实现了4成增长。

    

     

  不过在世界范围内,德国西门子领先。德国正在与政府和企业合作推进“工业4.0”,最早推进了制造业与IT的融合措施。2016年,西门子推出物联网平台“MindSphere”业务,针对希望引进工厂控制设备的企业开拓了需求。还招聘软件人才,扩大了数据服务业务。

        

  西门子2020财年(截至2020年9月)的营业利润比日立高出2成,利润率接近10%。西门子的总市值为1210亿欧元,达到日立的3倍。日立为了加强IT而实施巨额收购,但很多观点指出“太贵了”。日立4月28日的股价为5110日元,仍未重返收购宣布前的水平。

     

  GlobalLogic的利润约为70亿日元,对日立直接的利润影响轻微。但日立的高管表示“Lumada缺乏的一块拼图正是GlobalLogic”。GlobalLogic能否把“看不到的价值”引入日立的基础设施和能源业务,并使之具现出来,将影响日立接下来的增长。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广井洋一郎、增田咲纪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