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业掀大型并购潮,中美对立成助推剂

2020/11/04


      半导体行业相继出现大型并购(M&A)。10月29日,美国半导体中坚企业迈威尔科技(Marvell Technology Group)宣布斥资100亿美元收购同行业的美国Inphi。到目前为止,今年半导体相关领域的并购累计金额已经创出历史新高。在中美高科技摩擦日趋激化的背景下,各企业正通过合纵连横来降低经营风险。

     

超微半导体也于近日宣布以35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REUTERS)

           

      “将加强云相关业务,在未来10年里在‘5G’领域也提高存在感”,10月29日,迈威尔科技的首席执行官(CEO)Matthew J. Murphy在宣布收购之际如此表示。

 

      迈威尔科技以面向数据中心和基站使用的网络设备的半导体为主业,营业收入为26亿9916万美元(2019财年,截至2020年1月)。而Inphi涉足处理这些设备间高速通信的半导体,营业收入为3亿6563万美元(2019财年,截至2019年12月)。结合两家公司的产品,能在中长期有望增长的云服务和5G领域展开竞争。

 

      美国对中国的限制政策产生影响

      

      在半导体行业,27日美国超微半导体(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刚刚宣布斥资350亿美元收购美国赛灵思(Xilinx)。9月,美国英伟达(NVIDIA)就最多投入400亿美元、从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手中取得英国ARM的股票达成协议。7月,美国亚德诺半导体(Analog Devices,ADI)也宣布收购美国美信集成(Maxim Integrated)。

      

   

      在半导体行业,迈威尔科技收购Inphi成为7月以后第4起规模超过1万亿日元的并购。美国调查公司IC Insights数据显示,世界半导体相关并购累计金额(2020年,按协议计算)截至9月已达到631亿美元。加上10月宣布的收购则达到1171亿美元,超过了曾创出历史新高的2015年(1077亿美元)。

  

      半导体行业持续出现大型并购的原因之一是美国政府限制与中国华为技术的交易,这使得各企业的业务前景变得不透明。

  


      超微半导体将收购的赛灵思涉足面向通信基站的半导体。赛灵思被认为在对华为的尖端产品供应方面正受到影响。

   

      迈威尔科技和Inphi也是客户中包含华为的企业。这些半导体企业通过并购扩大规模、提高与美国企业等的交易的比率、以降低政治局势造成的风险这一重要性正在提高。

   

      强劲股价构成支撑

  

      自动驾驶等因人工智能(AI)而变得日趋复杂的IT系统也将推动巨额收购。电子产业的咨询公司Grossberg LLC的代表大山聪表示“半导体正在支撑大型IT企业的服务,但仅通过单品供应零部件,难以创造附加值”。

    

  

      宣布收购举措的企业的很多都受益于新冠疫情带来的需求扩大等,股价上涨显著。超微半导体的股价自2020年初至宣布收购的前一日(10月26日)上涨了67%,而英伟达涨至2倍。股价走高正在诱发并购,两家企业将为获得AI时代的数据处理主导权而展开行动。

  

      超微半导体和亚德诺半导体将通过换股完成交易。在经济局势变得不透明的背景下,将抑制现金的流出。

  

      除此之外,苹果和谷歌等美国大型IT企业也在自主推进半导体的开发。新竞争对手的出现似乎也在成为半导体企业积极并购的间接原因。

   

      在全球半导体企业重组的热潮下,日本企业也将行动起来。铠侠(KIOXIA,原东芝存储器)将与作为合作伙伴的美国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 共同投入约1万亿日元,在日本三重县建设闪存新工厂。瑞萨电子2019年斥资6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集成设备技术(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IDT)。

  

      近期的4起并购案都处于当事方之间发布达成协议的阶段,收购手续的完成需要获得各国和地区的监管机构批准。收购完成需要1~2年的情况并不罕见,还存在不能获得批准、并购失败的交易。

  

      正因为这些并购将左右高科技技术的动向,所以能否顺利推进仍是未知数。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佐藤浩实 硅谷、广井洋一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