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能源企业寻找中日韩外的新市场

2021/01/12


       在煤炭和液化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出口大国澳大利亚,资源能源企业正在推进多元化举措。其背后的推动因素是,在全球性的去碳化潮流中,主要出口目的地日本和韩国相继发布了2050年之前使温室气体净排放降为零的目标。中国也宣布力争2060年实现碳中和。除了开拓新客户和进行技术开发之外,澳大利亚也全面展开“去化石燃料”动向。

 

       在火力发电使用的燃煤方面,澳大利亚是与印度尼西亚并列的全球数一数二出口国。2019年澳大利亚的约4成燃煤出口到日本,近2成出口至中国。液化天然气方面,日本、韩国在澳大利亚出口额中所占的比例超过5成。如果这些国家停止使用化石燃料的话,会对澳大利亚企业产生巨大影响。

 

 

       澳大利亚煤炭企业正在专注寻找下一个市场。一家大型煤炭企业称,“预计东南亚和南亚的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将会增加”,显示出开拓新市场的想法。澳大利亚过去就一直将印度视为未来具有前景的出口对象。2019年,澳大利亚时任资源部长访问印度,双方就澳大利亚的煤矿开发等问题进行了磋商。此外,越南则是替代中国的煤炭出口目的地。

 

       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大型煤炭企业“兖煤澳大利亚公司(Yancoal Australia)” 的首席执行官(CEODavid James Moult则主张可通过技术革新来应对去碳化潮流,该公司煤炭产量的26%出口到日本。Moult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的采访时强调,日本宣布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降为零“并不一定宣告着澳大利亚生产的高品质煤炭的出口终结”。

 

       其原因是,通过温室气体排放较少的高效率发电站,以及回收二氧化碳后将其储存于地下或者重新用作工业原料的“CCUS”(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我们生产的高品质煤炭仍会占据一席之地” (Moult)。

 

煤炭是澳大利亚的主要出口产品(reuters)

 


 

       此外,1989年开始生产液化天然气并向日本出口的澳大利亚能源巨头伍德赛德石油公司(Woodside Petroleum)则打算强化氢的相关业务,氢燃烧时不产生温室气体,作为“终极清洁能源”而备受关注。

 

       “我们的投资方向将由(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转向氢(业务)和CCUS技术(开发)”,202011月,伍德赛德副总裁肖恩·格雷戈里在股东说明会上如此强调,称将以此应对主要市场日本和韩国的变化。该公司2019年加入了在韩国从事加氢站建设和运营的韩国天然气公社和现代汽车组建的企业联盟,目前还在讨论一项在澳大利亚南部塔斯马尼亚制造氢的计划。

 

       虽然天然气燃烧时排放的温室气体比煤炭要少,但仍属于化石燃料。调查公司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F)的科瓦德·伯布纳格里(音译)表示,“要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排放为零的目标,需要在2040年之前停止发电站的排放。估计首先是煤炭,510年后会停止天然气(的使用)”。

 

       因向中国出口铁矿石而实现快速增长的澳大利亚FMGFortescue Metals Group)也打算涉足氢相关业务。20201130日,该公司与川崎重工业、岩谷产业签署了关于构建液化氢供应链的备忘录。FMG还在考虑在塔斯马尼亚开展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氢业务,争取2021年作出投资决定。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过去曾将煤带到议会上,被认为是“煤炭拥护派”。对于日本提出净排放降为零的目标,莫里森自信地表示,“不担心未来的(资源和能源)出口(下滑)”。不过,在全球去碳化潮流加快的背景下,企业已开始瞄准可再生能源投资以及新出口市场的开拓。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松本史 悉尼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