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丰田勇夺美国新车销量第一看到的

2022/01/07


  美国新车销量榜首在长达90年里被通用(GM)占据,此次丰田首次站上了榜首。 丰田1月4日公布的2021年美国市场的新车销量为233.2万辆,同比增长10%,超过通用(221.8万辆)大约11万辆。与身陷半导体不足的竞争对手不同,丰田展现出自身供应链的强大。不过,美国车企为加强向纯电动汽车(EV)转型而抑制出货量也对排名产生了影响。此外,预计索尼集团等越来越多其他行业企业也会涉足纯电动汽车业务,丰田在美国市场上能否继续发挥优势还不得而知。

      

  通用和福特自2021年秋季以后因半导体不足被迫大幅减产。背后原因是这些车企的主力产品是使用更多半导体的皮卡。

   

  “4倍库存”奏效

    

  与之相对,丰田向部分供应商下达了指示,要求把库存水平由原来的3个月增至5个月。作为“安全库存”,对于部分半导体把库存提高到4倍。丰田集团旗下厂商均提出坚挺的生产计划也起到作用,确保了整个供给链所需的半导体库存。

 

    

  靠丰田集团整体稳固住电装等主要零部件供应商的体制也起到积极作用。丰田的采购本部平时与供应商一天举行几次电话会议,而在半导体明显不足的2021年1月以后,多的时候一天会举行10次电话会议以确认状况。最终,2021年丰田在美国的销量同比增长10%,达到233.2万辆。

    

  美国是福特的主场,福特在美国确立了汽车量产技术并于1908年推出“T型车”。在2007年丰田跃居美国销量第2之前,福特也保持了70多年的第2名。

    

  丰田在1960年代通过出口正式进入美国市场,从1980年代开始在当地生产。日系车企在美国越来越受欢迎,而美国车企的业绩却不断恶化,日美汽车贸易摩擦成为社会问题。为了继续在美国市场上开展业务,日本汽车行业和日本政府在1981年不得不出台限制对美汽车出口量的“自主限制”。

    

  为了避免美国反对,丰田转向在美国“地产地销”战略。1984年,丰田与通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成立合资工厂。此外还相继独立建设工厂,2021年9月在阿拉巴马州启动了美国第5家工厂。表示要“要做当地第一”的丰田社长丰田章男有意识地立足于美国当地开展业务,营造了不容易再产生贸易摩擦的氛围。

      

  在美国时间1月4日召开的北美丰田电话会议上,副社长Jack Hollis淡淡地说:“在美国拿第一不是我们的目标,也不觉得能持续”。通用的公关负责人也冷冷地回答,“我们比起销量更重视利润。如果我们是丰田,也不会赶紧给自己盖上销量‘第一’的印章”。

  

  两家车企如此冷静的原因之一是美国正在向纯电动汽车转型。美国总统拜登2021年8月签署了总统令,到2030年要把电动汽车在美国新车销量中的占比提高到50%。美国环保局(EPA)2021年12月宣布强化燃效规定,预计到2023年美国市场上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的占比将由2020年的2%多提高到7%,到2026年将提高到17%。

     


      

  丰田在美国售出的汽车中,“电动车”为58万辆,比2020年增加了73%。但9成是美国政府不认定为电动车的混合动力车(HV)。被认定为电动车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仅占10%,为5.8万辆。在只用电行驶的纯电动汽车方面,丰田只有燃料电池车(FCV)“未来(MIRAI)”的2600辆。

   

  通用首席执行官(CEO)Mary Barra提出了到2035年全面废除汽油车的目标,到2030年将把北美和中国5成以上整车工厂改为纯电动汽车专用。福特1月4日也宣布,在美国密歇根州的纯电动汽车工厂,将把纯电动皮卡“F-150”的产能提高到15万辆,达到原来2倍。

   

丰田在半导体不足的背景下展现出供应链的强大(美国肯塔基州工厂)

    

  欧洲车企Stellantis于1月5日宣布,以北美为中心经营的“克莱斯勒”品牌2028年以后将全部换成纯电动汽车。2025年,将推出克莱斯勒的首款纯电动汽车,并陆续将汽油车更换成纯电动。

    

  丰田距离追上特斯拉还差很远

    

  纯电动汽车专业厂商美国特斯拉将进一步领先。2022年,特斯拉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和德国柏林的新工厂将正式启动,产能将达到200多万辆,比现在翻番。2021年,特斯拉的全球销量为93.6万辆,比2020年增长87%。超过了被定为最初目标的75万辆。2017年,特斯拉市值超过了通用,2020年超过了丰田。

     

  丰田2021年12月宣布,计划到2030年在全球销售350万辆纯电动汽车。在北美的销售目标也比5月时的计划增加,但以从日本出口为主,尚未公布在美国当地生产纯电动汽车的具体举措。

    

  围绕纯电动汽车,索尼集团1月4日宣布开始正式考虑商业化。据悉苹果也要涉足这一领域。其他行业企业的纷纷涉足会激活市场,但丰田等汽车厂商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汤泽维久、中山修志 纽约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