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胜选是改善中日关系的最好动力
2016/11/14
![]() |
(合成图) |
日本之所以不喜欢特朗普当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特朗普在竞选中声称,日美安保条约有失公平,日本应大幅提高对驻日美军驻留经费的负担,并言及驻日美军可能撤退。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还拟紧急派遣事务层面的政府高官赴华盛顿,向特朗普阵营强调日美同盟的重要性,并传达日方每年负担2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9亿元)经费作为体贴预算。对于“传统上重视对日关系”(相关人士语)的共和党政府也寄予希望。
其实两国关系是国家利益的产物,特朗普就任总统后,会从美国的利益出发考虑日美关系,只是和前政权考虑的角度不同,如果他认为应大幅提高对驻日美军驻留经费的负担或撤军对美国有利,日本想拉也拉不住,但是日本如果也换一个角度思考日美关系,改变外交格局,也许会使特朗普改变想法。
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意思就是说: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强化它,想要废了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日美关系也是如此,将欲留之,必固放之。如果要把美军留在日本而不增加经费,与其向特朗普说明美国对于日本,特别是在日本驻留军队如何如何重要,不如制造一种新的外交格局,使美国在日本的存在价值显得不那么重要。如果这样,特朗普就会发现,美国在日本驻军,与其说是为了日本,不如说是为了美国自己。
而制造这种新的外交格局的最近的道路,就是改善中日关系,如果中日关系改善到上世纪80-90年代的水平,双方消除了军事对立或潜在的军事对立,日本不仅可以大大削减军费开支,而且会使驻日美军对于日本的存在价值和必要性大大下降,也会使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保卫日本”的美军驻留日本的本质,也就是美军在日驻留实质上关系到美国的根本利益这一本质显在化,这样特朗普也就不会再要求日本增加驻日美军费用或扬言撤军了。
驻日美军原本是战后联合国军为了使日本实现完全的非军事化,由美军接管原日本陆军和日本海军的全部基地的产物,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后,驻日美军基地成了美国及西方世界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垒的东亚的桥头堡,在越战等美军参与的战争中为美国发挥了重大作用,现今,随着中国崛起、台湾问题和朝核问题以及最近发生的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等问题的发生,驻日美军在美国亚太防线上的角色日渐重要,在以洲际导弹等为远程攻击的主要手段的现代战争中,如果美国失去了日本这道防线,可以说是失去了美国本土的东方防线。
从经济上来说,对于美国来说,亚太地区目前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引擎,最近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显而易见,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美国把亚太地区作为其对外战略的重心也符合其自身经济利益,而中国在亚太特别是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并已经公开宣布要参与制定世界秩序,对美国来说,放弃东亚,就是放弃其在东亚的政治与经济的利益,而以驻军为核心日美军事同盟是美国在东亚存在的物质性基础。
而日本如果改善了中日关系,中日间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同时由于中国无论在经济上或是政治上都对朝鲜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可以抑制朝鲜对日本的军事威胁,这样,日本需要美国保护的必要性就会大大下降,从而凸显出美军在日本驻留实质意义。
回首钓鱼岛问题的历史,将主权问题“搁置”,维持现状时,钓鱼岛问题就不会成为中日关系的障碍,而不同意有“搁置”共识,一定要宣示不可置疑的主权时,钓鱼岛问题就会大大伤害中日关系,这与其是一个领土主权问题,不如说是一个“修辞学”的问题,如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10月访华,双方同意暂时搁置黄岩岛主权争议,菲律宾渔民就重返黄岩岛海域捕鱼而不受中国公用船干扰了。因此可以说,有时看起来煞有介事,似乎很严重的外交问题,其实就是一句话的问题。
![]() |
张石 |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张石 简历:
1985年,中国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院毕业,获硕士学位。1988年到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4年到1996年,东京大学教养系客座研究员,现任日本《中文导报》副主编。著有《庄子和现代主义》、《川端康成与东方古典》、《樱雪鸿泥》、《寒山与日本文化》、《东京伤逝》、《孙中山与大月薰—一段不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