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分析师看好2023年的中国电池和半导体领域
2022/12/16
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经历了漫长的调整局面,目前由于美元升值暂歇等原因出现了触底迹象。2023年应如何投资?新加坡瀚亚投资(Eastspring Investments)首席投资官(CIO)指出,“中国的电池和半导体等是中国政府重视的领域,很有潜力”。英国施罗德(Schroders)的投资部门的新兴市场国家股票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关注出现货币宽松空间的巴西股市”。
![]() |
瀚亚投资CIO Bill Maldonado |
记者:您建议2023年投资新兴市场国家股市。有什么理由呢?
Bill Maldonado:因通货膨胀等影响,截至2022年的世界投资环境非常不稳定。相对于回报,投资者更重视保住本金,将资金集中于全球流动性最好的美国股票和债券等。不过,美国加息出现终结迹象,(对新兴市场国家股市构成压力的)美元升值也已经达到顶峰。2023年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将提高,为了追求在美国难以获得的高回报,资金或将流向新兴市场国家。
记者:新兴市场国家股市的最主要焦点是中国。对此如何评价?
Bill Maldonado:如果考虑到新冠疫情管控的放松和对房地产企业的政府支持等,2023年中国股市投资的环境将得到改善。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政府在战略上加以培育的领域。政府希望像光伏电池板一样,通过电池技术席卷世界。中国销售的汽车的3分之1是纯电动汽车(EV),技术实力很高。在与欧美对抗方面,半导体技术也日趋重要。这些政府有望持续投入资金的领域值得关注。
此外,银行股也很有潜力。中国企业在很多情况下通过银行筹集资金。随着经济重启,融资需求有望增加。中国各银行的PBR(市净率)现在极低,股价的上涨空间巨大。具有环保领域技术的企业也是优质的投资对象。
记者:不过,中国政策的收紧给市场带来的风险正在提高。
Bill Maldonado:对大型互联网企业突然加强监管,让海外投资者产生了负面的看法。不过,中国政府将民营企业对个人信息等大数据的垄断和管理视为问题,其实日美欧也在采取严厉措施。中国的监管可以理解。可以说中国追上了欧美的水平。以长远眼光来看,中国的用户能更安心的使用服务,行业或将变得稳定。
记者:如何看待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国家投资?
Bill Maldonado:亚洲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范围最有潜力。1990年代后半期的亚洲金融危机由过度外汇贷款引发。鉴于这种教训,现在亚洲各国的财政状况良好。正在关注外债偿还总量占国民总收入(GNI)的比例。在超过2成就属于危险水平的背景下,越南和印度还不到5%。除泰国之外,并未出现严重通货膨胀,这也构成优势。
记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今堀祥和
Bill Maldonado
历任汇丰集团全球资产管理的亚太地区CIO等职务,2021年作为股票部门负责人加入瀚亚投资。自2022年起以CIO身份负责股票、债券和多元资产的投资。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 |
施罗德的新兴市场股票投资主管Tom Wilson |
记者:美元升值出现暂歇迹象。对新兴市场国家股票来说是否构成东风?
Tom Wilson:对比显示新兴市场国家股票整体波动的指数以及(显示美元兑其他货币强弱的)“美元指数”,能看出两者的负相关非常突出。推动美元贬值的美国经济统计数据也已出现。今后,新兴市场国家股市的上涨值得期待。
记者:关注的国家有哪些?
Tom Wilson:首先是巴西股市。理由是已出现货币宽松的余地。基准利率接近14%,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率已显著下降。实际利率处于明显的高水平和充分的紧缩环境下。从货币紧缩迈向宽松的周期已在新兴市场国家最先出现。央行或将在不远的将来启动货币宽松。将关注下任总统卢拉的政策运作。
此外,希腊股市也很有潜力。政府成功推动了官僚主义和政府机关工作的改善、税负减轻等各项改革。不良债权的处理也取得进展。被视为新兴市场国家中对改革最积极的国家。还受益于欧盟面向南欧各国的复兴基金。再加上旅游业的复苏,有望出现令人感兴趣的增长故事。两国的投资评级均为“看多”。
记者:以中国大陆为代表,亚洲股市正在上涨。如何评价?
Tom Wilson:台湾股市已从“看空”提高为“中性”。高科技产业的需求减少导致的库存增加成为隐忧,但已充分体现到股价上。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增长潜力很高。正在逐步买入。
不过,中国大陆现阶段(截至11月)定为“看空”。我们认为由于新冠清零政策影响,个人消费和房地产市场正承受压力。
最近股价上涨明显的印度出现估值偏高。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也不例外,均为“看空”。理由很简单,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股市更加被低估,更有吸引力。
记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小池颯
Tom Wilson
2001年加入施罗德(Schroders)。自2004年起在新兴市场股票投资团队参与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地区的企业调查。自2016年8月担任现职。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