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药工业协会会长谈新冠药物开发
2020/05/08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针对新冠疫情应对和药物开发等采访了日本制药工业协会会长(第一三共会长)中山让治。中山让治表示临床试验需要时间,但已经能看到缩短新药开发周期的曙光。那就是转向以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的医疗。采访的主要内容如下。
记者:新型冠状病毒给人类提出了各种课题。
中山让治:传染病曾经多次给人类带来威胁。今后也肯定会多次发生疫情。此次世界性蔓延的原因是全球化的加深。
一到非常时期,把基于科学见地的判断应用于政治场合就非常重要。此次疫情就显示出这一点。有必要组建和维持根据科学而向行政提出建议的团队。
![]() |
中山让治 |
记者:日本政府和行政的应对陷于被动。
中山让治:经济方面的对策很重要,但最重要条件首先是如何完善医疗一线和有效药物。必须汇聚能提供这些建议的人才。希望日本政府下决心在平时就建立起非常时期的体制和应有的功能。
药物开发固然很重要,但仅凭药物无法解决全部问题。必须重新制定日本国内管理和各国边境管理问题等框架。
记者:关于新冠传染病的治疗药,“瑞德西韦”的日本国内制造销售获批,而“法匹拉韦(商品名:Avigan)”的药品审批力争5月之内完成。
中山让治:希望能使用现有的治疗药。即使是转用现有药物,仅开发就需要6个月时间,加上审查时间,需要2年左右。此次为了能尽早使用,行政方面也采取超出法规的措施。必须由政府和民间携手展开行动。
临床试验需要时间,但已经能看到缩短新药开发周期的曙光。那就是转向以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的医疗。英国等各国正在展开研究。如果将来能够使用,临床试验的期间有可能缩短。
单一企业难以承担应对暂时性传染病的药品开发。因为即使开发成功,如果疫情结束就无法销售。比如在美国,只要能开发出(需求少的)罕见疾病的药物,其他新药的审查可以得到加速。此外还存在补助金以外的此类支援方法。
记者:此次,药品稳定供应的隐忧也浮出水面。
中山让治:各家企业正在增加库存储备。但专利到期的药品将陷入因大量生产而降低成本的价格竞争,因此形成依赖中国和印度的局面。要防止这些国家出现问题的影响,最为安全的方法是预先储备药品,但这也存在极限。只能根据医疗领域学会的方针等筛选必须储备的药品并储备充足用量,或者通过完善日本的生产体制来确保。
记者:新冠疫情的结束难以预测。
中山让治:到6月疫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是最乐观的预期,但难以预料。病毒的抗体将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功能?还存在人们即使感染也不会充分产生抗体的风险。这样一来,经过数周时间也无法解放症状已消失的人,一线的医疗体制也不得不改变。
目前只能大家共同携手,为了实现乐观预期而努力。同时,也需要设想患者人数爆炸式增加的最遭遇情况并做好准备。
记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高城裕太
中山让治
1950年生于大阪府。1976年毕业于大阪大学大学院。2010年出任日本药企第一三共的社长兼首席执行官(CEO),2017年担任会长兼CEO,2019年起仅担任会长。2018年出任日本制药工业协会会长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