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克嘉德:3%增速成为世界经济新常态

2019/12/05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雅各布·科克嘉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中旬下调了世界经济增长率预期。2019年世界整体的实际增长率为3.0%,从历史来看属于极低的水平。3.0%的增长率曾被视为判断世界经济是否同步萧条的分界线。

 

雅各布·科克嘉德

  

      全球经济陷入低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中国经济减速,另一个原因是中美贸易战等导致经济的不确定性提高。由于这两个问题重叠,欧美和日本等地的经济也缓慢减速。即便如此,我也不认为世界经济将陷入同步萧条。美欧经济在2019~2020年陷入经济衰退局面的可能性也较低。可以说,当前3.0%~3.5%的增长率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常态。经济增长率达4.5~5.0%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中国经济的减速存在无可奈何的一面。中国政府警惕给未来埋下祸根的债务扩大,避免过度刺激经济的做法是正确的。应该认识到中国经济无法像过去一样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当前也还看不到可以代替中国的角色。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一下子提高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众多企业看不透今后的经营环境,对设备投资等犹豫不决。虽然我不认为力争在2020年11月的总统选举再次当选的特朗普将进一步升级贸易战,但是谁也不抱有这样的确信。

 

      尤为深刻的是中美对立。即使特朗普不能连任,两国在经济、技术和安全保障领域的霸权之争也不会结束。很可能将世界一分为二的地缘政治学竞争将继续成为左右企业业务的问题。企业面临着选边站的压力,可能不得不调整供应链。

  

      发达国家正面临着增长率低下和物价涨幅放缓的状况。人口动态似乎将产生很大影响。对日欧来说不幸的是,少子老龄化导致劳动人口开始减少的时期与经济泡沫破裂和金融危机的时期重叠。“祸不单行”的状况对经济构成重创,当局难以应对。对美国来说,劳动人口增长放缓也正在成为制约因素。

 

      这种世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无法仅仅通过货币政策克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和欧洲中央银行(ECB)在2019年实施了货币宽松,但是经济和物价的推高效果十分有限。日本银行(央行)一直以来的货币宽松政策或许也是如此。

 


      主要国家有必要进一步活用财政政策。例如,继续增加气候变化对策的公共支出的政策将产生效果。在能源效率层面,美国不及日本和欧洲。必须实施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广泛投资。预计这将通过提高生产效率等形式提振整体经济。

 

      对于认为发行货币的国家即使陷入财政赤字膨胀也没有问题的“现代货币理论”(MMT),我并不赞成。如果央行变成按照政府的意向印刷纸币的印钞机将很麻烦。由于不寻常的低利率会减轻国债的付息负担,所以与以前相比,增加财政赤字的余地的确出现扩大。当前的日本就是很好的证明。

 

      在美国,在野党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呼吁引入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代表人物有参议院议员伊丽莎白·安·沃伦和参议院议员伯尼·桑德斯等人。尽管我承认有必要施行医疗保险改革,但是要实现这一竞选承诺需要高昂的成本。

  

      反而是打着“绿色新政”招牌的全球气候对策更重要不是吗。虽然包括纠正贫富差距在内的多种政策混在一起,不过兼顾经济的脱碳化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提案被包含其中。

 

    本文由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小竹洋之汇总

 

     雅各布·科克嘉德(Jacob Kirkegaard):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是以欧洲为中心,精通经济形势和人口问题的经济学家。还曾参与丹麦政府和联合国的工作。46岁。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