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318)人鱼妖怪Amabie在日本掀起热潮

2020/05/26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为了祈祷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早日平息,在日本被认为有驱除瘟疫效果的妖怪アマビエ(Amabie)以网络为中心人气大涨。

 

      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Amabie最早出现在推特上是在2020年2月底。后来,在推特和Facebook等社交网站(SNS)上,Amabie的形象和插图与“瘟疫退散”以及“祈祷疫情平息”等祈福的话语一同传开,知名度迅速蹿升。

 

 
 《肥后国海怪 弘化3年(新闻文库与图画)》中记载的Amabie(收藏于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Kyodo)

      Amabie是半人半鱼的妖怪。长着尖嘴、长发、身上有鱼鳞、三条腿,脸总转向一边。

 

      据传说,江户时代后期,Amabie出现在如今的熊本县海面,它告诉人们“如果疾病流行,就把我的样子画下来给大家看”,说完便消失在大海中。研究Amabie的权威、福井县档案馆职员长野荣俊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表示,Amabie只在江户时代一张被称为“瓦版”的印刷品上出现过(该图和文章现收藏于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后来,明治时代长野县的一份报纸也刊登过相同的画像,但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种妖怪的名字原本并非Amabie,而是アマビコ(Amabiko),但被误读为Amabie。据说明治时代初期日本暴发霍乱时,曾有Amabiko护身符(免灾护身符)出售。按这种说法,Amabie是时隔100多年再次受到关注。

 

      尽管不清楚Amabie被上传到推特上的前因后果,但与江户时代人们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传给其他人看使其得以传播一样,如今其形象和插图也以相同的方式在推特上传播。日本厚生劳动省也借助这一流行,开始把它当做预防病毒感染的宣传网站的图标使用。 


 
 “金太郎饴总店”(东京都台东区)推出的带有“Amabie”图案的金太郎糖(Kyodo)

      到了3月下旬,日本各地形形色色的商品中开始加入Amabie的图案。比如曲奇饼、仙贝、蛋糕、面包、馒头(日式点心)、糖果等,甚至还有日本酒的标签、陶瓷、木雕摆设、T恤等商品上也被使用。以出售日本独特的糖果而闻名的“金太郎饴总店”(东京都台东区),4月份推出了带Amabie图案的糖果(10粒装,324日元,约合人民币21元),短短两周时间就售出1万包。糖果比仙贝和曲奇饼保存时间长,还能作为小礼物送人,因此很受欢迎。

 

      东京调布市使用该市著名漫画家水木茂所画的Amabie插图作为网络会议的背景图。很多有名或无名的人士纷纷画出Amabie的形象,像江户时代那样,将其传给别人看。

 

      不清楚Amabie为何会在日本掀起如此高的人气,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本人本来就很喜欢妖怪。据日语辞典,妖怪是指“人类智慧无法解释的奇怪现象,或者奇怪物体、鬼怪”(《广辞苑》第6版)。被称为日本三大妖怪的是:(1)鬼(头上有角,手持铁棒)、(2)天狗(栖身于深山里,面部为红色,鼻子很高,手持团扇)、(3)河童(住在河流等水边,通体为绿色,头顶盘子,手上有蹼)。

 

      这些妖怪虽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日本人从小就对它们非常熟悉。也许在外国人看来,日本人和妖怪的关系不可思议,但日本自古以来就认为自然或物体中存在神灵,也有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存在。虽然妖怪很可怕,但同时也是能够保护自己、预见未来的让人安心的存在。日本人一直喜欢在动漫、游戏、故事中加入妖怪的元素。现在日本大火的漫画《鬼灭之刃》描述的也是与鬼怪有关的故事。

 

      现在日本全国都掀起了Amabie风潮,希望它的流行能够让新冠疫情早日平息。

 

 

中岛惠 简历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 《爆买之后他们将瞄准哪里?》,《中国精英向往日本》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