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状(180)怎么了,日本?

2020/03/04


      日经中文特约撰稿人  张维中:热中于学华语的日本友人诚君,年初时告诉我,去年他的串流音乐聆听排行榜第一名是周兴哲的〈怎么了〉。当时他问了我很多日常中该如何使用这三个字的情绪及场合。我解释了很多,可惜他还是无法完全掌握一些微妙的关键。

 

日本人不是比较理智和冷静吗?

      这个周末与久别重逢的他见面,两个人带着口罩,刻意挑了间人少的咖啡馆入座,话题的开头不免就是新型肺炎(COVID-19)的扩散状况。

 

      诚君说他原本计划要出国去玩的,已经取消行程。因为日本的疫情,许多国家都对日本旅游发出警告。有在巴黎近郊的日本寿司店,店门被喷漆写上病毒;也有在伦敦搭巴士的日本妈妈带着孩子,被当地乘客歧视要求下车;听到更多的是戴着口罩确保安全,却被欧洲人当面指着说是病毒。这些种种,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一直以来拿日本护照是畅行无阻的事,现在竟忽地成为不受欢迎的委屈。

 

      我只能安慰他,不是日本人而已,近来只要是亚洲面孔,在欧美都有被歧视的状况。况且病毒无国界,现在欧洲各国也开始蔓延,没有谁是比较高高在上的。

 

      接着,话题一转,常在台湾的网站追看新闻和“乡民”讨论串的诚君突然告诉我,他终于明白了。明白了什么呢?我好奇地问。

 

      “明白‘怎么了’到底该怎么用,前后文的语意情绪是什么。”诚君说。

 

      原来这几个星期以来,台湾民众旁观日本对于新型肺炎的抗疫对策及态度,都忍不住留言问:“日本怎么了?”诚君看多了这三个字的使用逻辑,终于明白用法。我无奈地笑了笑,真不知道这样的学以致用是好是坏。

 


      很多台湾人都说,一直以来以为日本总是个决策严谨、正确精准且明快的国家,所以才能够超英赶美,然而这次轻忽疫情的慢半拍态度,实在令人纳闷想问日本:“怎么了?”例如公主号下船的乘客,为保险起见,世界各国都规定必须再隔离或自主管理两周观察,唯有日本老神在在说不用,果然后来就陆续发生乘客的检验由阴转阳,还去健身房,到处趴趴走的状况。关于学校的停课或延长假期,大型群聚活动的暂停,台湾大约在一月底二月初就开始执行。眼看疫情的窘状,日本人还未着急时,台湾人早已心急如焚,很替日本担心。总算在二月底,日本的抗疫政策动了起来。虽然有点迟,但仍真心希望能尽快控制疫情。

 

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东京新国立竞技场)

      口罩仍是难买的。纵使增加生产线,但口罩却不知去向。原来很多都被不良业者大批收购再上网高价转卖。能不能像台湾一样惩处高价转卖口罩的不肖分子,限制出口,并由政府统一收购,再请民众凭出示健保卡,在指定药局限定购买呢?虽然数量不多,但至少确保大家都能买到口罩。网路上有很多日本网民都表赞成。不过,半个月前,我也听到有日本人认为,为买口罩而大排长龙很蠢。他们认为这就是资本主义的供需规则,商人有高价贩售的权利,客人也有权不买,政府不该干预市场机制。然而,在如此非常时期,这番话听在我的耳里,只是觉得对方是个搞错方向的正义魔人。我好奇半个月后的现在,他是否还敢不戴口罩挤电车去呢?

 

      日本对新型肺炎反应的慢半拍,简直就像院线电影的上档,总比别人晚很多。就连谣言也是。台港在二月初已抢过卫生纸,后来证实是有人恶意煽风点火,传布谣言,所幸几天后风波便已平息。想不到两、三周后,日本才开始“流行”起这样的谣言,胡说卫生纸的制作原料来自中国,所以接下来会短缺。谣言一起,卫生纸就开始断货。紧接着,又有人带头抢米、抢各种干粮食材。周末去超市,架上已空空如也。

 


      日本人不是比较理智和冷静吗?许多人想起东日本大震灾时,面对灾难的日本人保持理性,循规蹈矩的形象仍历历在目,令人赞赏,因此很难想像这一次会如此轻敌,且人云亦云。看在台湾人眼中很傻眼,再次想问日本人到底怎么了?

 

     怎么了呢,日本?诚君和我讨论起来,获得的结论是除了政治生态中的复杂肇因,“忖度”文化导致的消极态度以外,也包括向来的民族性问题吧。

 

      日本这个民族很能从经验中获取教训。让这个庞大社会运转下去的力量,多半来自于累积的经验,一次又一次的操练,在反覆温习之中所写下的缜密规则。这些规则就像是日本产品里总是有一本详细至极的说明书,或者导游书上令人赞赏的精密地图,大家只要依循前人努力留下来的SOP流程,按表操课处理与完成事情即可。久而久之,被照顾得很好的日本人,一但失去了“说明书”,经常也就失去了应变的能力。

 

      时序进入三月,这几天,穿过住家附近的小巷,发现已有早开的樱花品种含苞绽放。每一年的这个时候,原本该是兴奋期待月底的哪一天东京会发表开花宣言,然而今年在浮躁的世事中,期待的心也大打折扣。

 

      乱世是怎么开始的呢?我忽然在想,历史上经历过乱世的人,他们是否知道未来将转好或变坏?那可能有的征状会是什么?我不失去乐观的希望,却也难免忧心。

 

      不管怎么了,该开的樱花,还是会开的。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

 

      这城市的一切虽然还陷在未明的混沌中,却也正在摸索出该有的原貌,期盼能够从错误中累积新的经验和教训。方向对了,那将会是一次转弯转得好的契机。

 

张维中 简历

台北人,现居东京。在台取得文学硕士后,08年来日。早稻田大学别科、东京设计专门学校毕业。现于东京任职传媒业。大学时以小说踏入文坛。近作为小说《代替说再见》、游记《日本小镇时光》与绘本《麒麟汤》。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