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65)你是纸媒派还是数字媒体派?

2019/05/14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在日本,历史上首个漫长的十连休已经结束。在长假期间,我阅读了从前没读过的大量报纸,用剪刀剪下重要的报道,放入文件夹,进行了整理的工作。这样一来,杂乱的办公房间变得十分整洁。

 

      我在整理报纸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

 

      在一篇报道中,有题为《你是纸媒派还是数字媒体派?》的问卷调查。以50岁以上男女约1500人为调查对象,结果显示纸媒派为93%,而数字媒体派仅为7%。我津津有味地读了这篇报道。

 

      回答纸媒派的理由有:“能看到整个版面,一目了然”、“习惯了纸媒”、“纸媒更容易阅读”、“眼睛不会疲劳”、“容易找到重要的地方”。而回答数字媒体派的理由则有“与纸媒不同,不占地方”、“数字媒体的数据容易保存”、“能设定文字的大小”、“能使用搜索功能”和“能尽早阅读”。

 

      由于是以50岁以上的男女为对象,纸媒派明显更多,但如果以20多岁为对象,数字媒体派或将成为压倒性的多数。50多岁的我也是纸媒派。当然我每天也都在用各种数字产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但还是更喜欢纸媒,而且阅读纸质文字会让我更安心。

 

      详细观察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发现,和我同属于纸媒派的人也有观点认为,“能从纸媒获得意想不到的信息”、“能够多角度看新闻”。尤其是日本的报纸,报道的下面是广告。很多广告是周刊杂志和书籍的新刊信息,很多人会根据这里的信息买书。

 


      另一方面,作为数字媒体派的其他意见还有“不像纸媒那样占地方”、“不会变成垃圾”、“不需要整理”、“便于携带”、“能在网上管理信息”、“容易搜索”等。确实如此。纸媒有可能丢失,但数字媒体就不会如此。

 

      双方都各有优缺点,我感觉如今只用一类媒体的人几乎不存在。但在日本,50多岁以上的人更多还是属于纸媒派。

 

      在上述报道之中,引用了公立诹访东京理科大学的筱原菊纪教授(脑科学)的评论。

 

      筱原教授从以前开始就进行很多非常令人感兴趣的分析。该报道表示,筱原教授在2011~2012年进行了一项纸媒和数字媒体的比较试验,调查了阅读长篇文章和后的记忆状态这一大脑活动。

 

      结果,均为“纸媒”的成绩更高。尤其是关于“阅读”和暂时性语言记忆的左侧前额叶皮层的大脑活动,“纸媒”明显更高。

 

      有关放松状态的副交感神经的活动状态也出现了“纸媒”更高的结果。

 

      我本人也的确如此。在睡觉之前看手机刷新闻和社交网站(SNS)的话,就很难很快入睡,但如果看纸质的小说,会马上入睡(有时看小说会自然产生睡意……)。从纸质文字获得的信息更容易留在记忆里,从自己的经验来看也确实如此。

 

      当然,也存在个人差异,还有年龄差,因此难以一概而论。整理沉重的报纸很累人,但对我来说,纸质文字仍是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

 

中岛 惠简历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 《爆买之后他们将瞄准哪里?》,《中国精英向往日本》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