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状(135)到寺院里吃美食(1)筑地本愿寺早餐

2018/06/13


      日经中文特约撰稿人  张维中:这两周去了两间咖啡茶馆形式的餐厅,相通点是都在寺院里。一间是位于东京筑地本愿寺里;另一间在京都佛光寺境内。

 

    

筑地本愿寺咖啡Tsumugi的“十八品早餐”

      日本的寺院神社内附设餐厅并不稀奇,但过去这些餐饮多半以和食或简单茶点为主,提供的餐点称不上多有特色,店内装潢也不太讲究,主要的功能只是让访客小歇而已。然而近几年,拥有企划经营头脑的日本寺院愈来愈多了。这些寺院内附设的餐厅,地位从原本只是去参拜寺院时“顺便”一去的,甚至逆转成旅人专程为了餐厅而去寺院。我就是其中之一。

 

      东京筑地本愿寺境内的“筑地本愿寺咖啡Tsumugi”在2017年11月开幕。地点位于在境内入口旁,一幢新盖的建筑里。Tsumugi其实是一间连锁咖啡馆,在筑地本愿寺内的店面菜单,除了有和风茶点以外,最大的特点则是强调提供“佛系感”的限定餐饮。

 

      在这儿喝下午茶很不错,但我个人最推荐的,是早早起床来吃一份此处限定的优雅早餐。在早餐菜单中,有一道“十八品早餐”很有特色。数字“十八”源自于阿弥陀如来四十八根本之愿的“第十八愿”,也就是“本愿”之典故。而这十八品餐点则包括了清粥和味噌汤,以及十六品小菜。

 


      在餐点上桌前,会先端上茶。热茶的茶叶选自三重县产和福冈八女产的综合茶“KABUSE茶”;冰茶则来自鹿儿岛产的“深蒸茶”。我挑选的是热茶,口味清淡甘醇,用来一早醒神开胃,搭配寺院清粥小菜,恰到好处。

 

东京筑地本愿寺境内的“筑地本愿寺咖啡Tsumugi”

      至于排排站的十六品小菜,全来自于附近的筑地市场名店。包括甘口昆布佃煮、玉子烧(日式煎蛋卷)、鱼浆炸豆腐、山椒烤鸭肉、海苔明太子等等,都是来自于像是筑地江户一、筑地松露、筑地纪文等十六间在地老铺。因此,你可以在这一盘早餐中,一网打尽吃到所有筑地名店美味。如果要各自走访这十六间店,很难只买一两口的份量,所以像是这样每一盘的份量适中,每一种都尝一点就好,恐怕是最好的选择吧。白粥和味增汤吃完可以再续,也是佛心来的。

 

      把盛放小菜的碟子拿起来,就会看见拖盘上垫的纸,写着每道菜的名字与店家出处。如果无法一眼辨认是什么料理,那么就先品尝,猜猜看,然后再拿起碟子揭晓答案。看看来过筑地这么多次的你,挑嘴的你,是否能够一吃就知道它们身世,当作一种东京美食达人测验的挑战。

 

      这道“十八品早餐”算是有着“精进料理”的概念,以蔬食为主,但不是全素食。这点也是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如果是在台湾,有供餐的寺庙都是素食,不过日本寺院里的附设餐饮,佛系归佛系,仍选择走进亲和的红尘人间。只不过这道早餐的价格,倒是没那么亲民。这样一套定价是日币1944圆左右。近两千日币吃份东京的清粥小菜,虽然不便宜,然而当你坐在靠着落地窗的座位,一边进食一边欣赏窗外的筑地本愿寺风景时,身心满足的难得经验,也值回票价了。

 

      食材挑得好,摆盘漂亮,再给餐点包装一个好故事,寺院的企管经营,日本向来擅长。传统与商业,其实可以结合得很有深度与质感。仔细想想,好吃的清粥小菜台湾也有,而且便宜太多,只是缺乏类似的经营与企划。

 

      另外一提,餐厅旁有筑地本愿寺的纪念品店也值得逛逛。除了能买到优雅的原创明信片和各式和风杂物以外,京都西本愿寺前的知名线香老铺“薰玉堂”的产品,能在这里也能够买到。

 

      吃完了筑地本愿寺的早餐,下一回,再跟着我去京都佛光寺的“d食堂”吧,一处跟筑地本愿寺咖啡截然不同的好地方。

 

 

张维中 简历

台北人,现居东京。在台取得文学硕士后,08年来日。早稻田大学别科、东京设计专门学校毕业。现于东京任职传媒业。大学时以长篇小说踏入文坛。近作为小说《餐桌的脸》、游记《日本・三日秘境》与散文《东京模样》。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