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188)丈夫的真心话:妻子收入最好比自己低?
2017/12/11
日经中文特约撰稿人 青树明子:坐出租车等时候和司机闲谈,发现中国人对日本的理解明显与事实不符,令我感到惊讶。下面是他们对日本女性的印象。
“日本人的妻子必须走在丈夫的身后吗?”
“听说日本的妻子们在丈夫回到家里时,跪坐在门口,低下头迎接,有这回事吗?”
“日本女性在结婚后都会成为家庭主妇吧?”
等等。
全都不符合事实!
日本夫妻的行动由妻子决定,妻子需要走在丈夫的前面,带领丈夫。丈夫回家时,妻子已经就寝,根本不可能迎接。如今,大部分女性在结婚后仍继续工作。辞职的情况多出现在生孩子之后。
也就是说,现代的日本女性总体上变得更强大,结婚后也继续工作,与社会产生关系。
那么,成为问题的是妻子的收入。
如今,只要不是特别的大企业,工薪族的收入就很难称得上宽裕,丈夫们希望妻子也能工作。
但是,虽然表面上是“家里的掌权者是妻子”,但保守的日本男子汉、男人的自尊心却难以抛下。例如妻子的收入。不喜欢妻子的收入高于自己。
下面的内容来自网络上的评论。
“最近20多岁男性都说,‘结婚之后共同赚钱养家更让人安心’,但如果妻子的收入更多,或许就会感觉没面子,或者是自尊心受到伤害。虽然女性似乎都不太在意”(30多岁女性)
“即使是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夫妻,如果女性收入更高,男性就会换工作,这种情况很多”(30多岁男性)
“如果妻子的收入只稍微高一点,我不会介意,但如果年收入比自己多100万日元(5万8000元左右)以上,对金钱的看法将产生差异,不喜欢这样”(30多岁男性)
“妻子收入最好是与自己相同或者略微少点”(20多岁男性)
“收入越多,工作时间也会相应增加,因此会没更多时间照顾家庭。希望避免这样”(30多岁男性)
“讨厌以年收入作为理由,被要求承担更多家务”
面对不断变化的女性,迟迟没有明显改变的“男人的真心话”清晰呈现出来。
那么,具体而言,希望妻子拿到多少的收入呢?某女性网站实施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如下。
问:妻子的年收入以多少为宜?
~100万日元……16.3%
~200万日元……11.4%
~400万日元……35.0%
~600万日元……10.6%
~800万日元……0.8%
~1000万日元……12.2%
换言之,就是希望与自己相同,或者低于自己。真心话似乎是,不希望妻子比自己赚得更多。
女性们希望“结婚后继续工作”,但男性却未必这样想。
观察上述网站上的丈夫的呼声,能看出“男人的真心话”。
“希望妻子尽可能成为家庭主妇,以便照顾家”(30岁)
“生孩子之后,家庭主妇能一直陪着孩子,所以没有后顾之忧”(27岁)
“如果能积极做好家务,作为幕后英雄支撑家庭,那就太欢迎了。希望妻子做出可口的饭,妥善做好家务,支撑家庭”(37岁)
“就算出去工作,希望妻子仍以家务为主”
由此可见,丈夫们似乎认为,“虽然希望妻子稍微赚点钱,但仍要以家务和育儿为主要工作”。
我的一位中国朋友的妻子看起来非常有钱。无论是服装、鞋、包,还是使用的化妆品,全都是海外品牌。
当然出去工作,可能拿着高薪。我带着这种想法问了一下。
“太太,工资很高吧?”
结果,作为丈夫的那位朋友的回答说?
“不知道。她每月赚多少钱,花在哪些地方,我完全不知道”
我感到非常吃惊,但日本似乎也如出一辙。对于妻子的年收入,很多丈夫在结婚之后才第一次知道。
通过结婚后的各种手续得知妻子年收入的情况似乎也并不罕见。
下面内容引自女性们的信息交流网站。
“最近要买房子,终于知道了妻子赚多少钱”(20多岁男性)
“生孩子之后,去申请孩子补贴时,让区政府机关告诉了我”(30多岁男性)
像上述的中国朋友那样,还有丈夫至今仍不知道妻子的年收入。
“仍然不知道准确的年收入”(30多岁男性)
“至今仍不确切了解。没有兴趣,所以没问”(30多岁男性)
“不知道。曾表示希望她告诉我,但被无视了”(30多岁男性)
最后在某杂志上,我发现了有趣的报道。其内容是妻子的年收入越低,丈夫越会在育儿方面偷懒。
报道中介绍了妻子的声音。
“为了兼顾育儿,我调整了工作方式。结果导致收入下降。丈夫却以我收入低为由,开始不帮忙育儿和干家务”
在日本,让女性能一边育儿一边继续工作的环境比过去明显改善。但是,从全球的观点来看,仍然非常落后,这是现状。结果,妻子需要在生育后调整工作方式,当然收入会随之减少。同时,育儿和家务时间的分担也对妻子造成负担。
在工作的同时承担更多育儿和家务的妻子们在每天的生活中很疲惫。
作为看得见的现象,日本的女性们正在一天天变强。在家庭里,妻子的权力超过丈夫的情况也很多。
但是,日本男人的真心话似乎仍然是,“妻子最好是家庭主妇”、“即使工作,年收入也要比自己低”。
![]() |
青树明子 简历
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亚太研究科硕士。1998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节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后担任广东电台《东京流行音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东京音乐广场》,《日语加油站》节目制作人,负责人及主持人。现在担任日中友好会馆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时代的中国》,《在北京开启新一轮的学生生活》,《请帮我起个日本名字》,《日中商务贸易摩擦》,《中国人的头脑之中》,《中国人的钱包之内》等。译著《蜗居》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