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鲜鲜鲜(60)你的人生想让AI(人工智能)决定吗?

2017/07/19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刘黎儿:美国、日本、中国等都加紧脚步在研发AI(人工智能)本身及相关产品,我出身的台湾为了急起直追,把今年订为台湾AI元年,身边也接二连叁有许多跟AI结合的事件登场,像我的好友的趋势(TREND)科技的台湾团队还用AI击

退了勒索病毒「想哭(WannaCry)」,被纽约时报誉为最顶尖的防毒业者,股票大涨几成,让我羡慕死了;我的家人是全球职业棋士唯一参加围棋AI开发的,因此出版了日文跟中文的迎接围棋AI新时代的书,而我每天读的日文版的日本经济新闻,有关财务报表分析的新闻也是AI记者写的,AI无孔不入,更可怕是AI现在已开始在参与新社员入社资格审查,大学毕业生是否能找到工作,居然AI决定第一关。

 

去年3月围棋AI的AlphaGo击溃李世乭

      AI出现,衝击了许多至今被认为是优秀的人才能胜任的「师」级的专业人才,像是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税务代理师等,未来律师、药剂师甚至连医师等都可能遭取代;尤其去年3月围棋AI的AlphaGo击溃李世乭之后,再也没人怀疑AI开车开的比人好的可能性了,今年5月AlphaGo再度击溃世界最强的柯洁后,就完全结束人跟AI对立时代了,人跟AI决斗完全不具意义了。

 

      或许因为如此,人在AI面前突然变的很渺小,虽然目前还是人在运用AI做事的感觉;像7月2日投开票东京都都议员选举时,为了提高年轻人的关心,选举管理委员会还活用AI在渋谷作宣传,AI会读取看代言女星桥本环奈海报年轻人的「欢喜」「惊奇」等表情,如果微笑,就算是在宣传会场虚拟地投了「赞成」票,非常轰动。

 

      但这还只是把AI拿来当宣传道具,外加几分娱乐性,算是皆大欢喜的运用;不过,但AI逐渐管理起许多跟人有关的事了。

 

有一部分的日本企业已经开始用AI来选拔人才

      像今年日本就业战场裡开始有大企业如软库(SoftBank)、瑞克鲁特(Recruit)、全日空(ANA)、福井银行等都宣布用AI来选拔人才,也就是先是求职者的报名表的审查,由AI来做,每个公司在报名表列了多种项目如第一志愿、挑战、速度、意志等,求职者依照自己的强项,说明自己的状况等,最后是由AI来做第一回合的淘汰。

 

      比较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企业的AI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基准来选择、淘汰的,但据说不包括学歷、性别、国籍,比人来审查似乎更没偏见;不过这些企业也承认,这类人事审查A还在起步阶段,还需要相当多的数据来学习,才会更成熟;不过AI也已开始理解人类语言的所谓「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才可能去分析这些人写得自己意愿、故事与理想的报名表了,而这些大企业显然相信这些AI判断能力已经比人好,才会把最重要的第一关的淘汰工作交给AI做。

 


      这些企业用AI来审查,宣称的理由是「公平」,因为果人来审查,都会倾向于选择A级大学毕业生,而AI的话,则即使F级大学毕业生,只要优秀,也会很精准地被AI选拔出来,不会有沧海遗珠之恨;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用AI可以精简人力,像软库单单审查报名表,用AI就省了75%人力。

 

能够使用AI进行对话的机器人

      接下来的适性测验等,也开始有企业是用AI进行,未来如果AI对于人类的视线、表情、韵律、音质等都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判断力的话,则甚至也可能会让AI来参与最后的新社员面试,AI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大。

 

      事实上日本早年起就曾运用AI来预测手机的解约,对于可能解约的客户展开各种联繫与优惠攻势,来防止解约潮发生;在人事部门也早用于「迴避离职」,对于多离职率高的职种如照护等,从社员的各种数据来预测谁有离职可能,提前预防,或用来预防员工的忧鬱病、发掘优秀人才等,或让员工在企业内适合的位置工作等。

 

      对于改善人事方面的业务,AI被认为是有相当程度贡献,但因为企业没有公开AI审查基准,让人担心是否加入其他因素如容貌等,虽然人类的审查也往往非常重视容貌等,但并非必然,这些微妙的感觉如果AI基准化,是否会造成另类而无法理解的不公平?此外,表面说是要「迴避离职」的AI分析结果,是否反而成为企业裁员等根据?

 

      AI判断不容许矛盾与谎言,不近人情,看起来似乎很公平,但人性本身并非如此,依照这样判断来选择,果真会是最好的选择吗?  

 

      当然把AI用在人本身的例子,不仅是日本,连美国也在运用,像是对于是否让服刑的犯人提前出狱等,也相当普遍地采用AI来判断,但犯人本身并不知道,不少犯人即使因为AI而获得提前释放,但并不感激,非常惊讶,甚至有几分愤怒;许多监狱行政所用的AI判断基准里,还是有人种、出身家庭等,会让人担心启用AI,反而可能加深人与人的偏见。

 

      原本人事部门掌握员工生死大权,是企业内最神气的部门,大家都得罪不起,现在跟其他总务、财务部门一样,人事部门自己也因为引进AI而成为很可能被精简裁员的部门,这或许也是AI带来的一种悲哀的平等化吧!

 

      让AI不断去参与人类在人生裡最重要的事,其实还是让人非常不安而且不舒服的,像是现在许多婚友社(婚姻介绍业者)也用AI来配对,据说还比资深媒婆配对成功率更高,但是AI如果全依照输入的基准来筛选,其中或许包括收入、人种等,世间有些人一辈子都会被认定是「没有适合你的对象」,但自己却不知道原因何在,社会阶级会更加固化。

 

      企业决策型的AI也不断在研发中,未来你工作的企业的社长其实很可能就是AI,AI执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牛耳;AI逐渐掌管那麼多人类自己的事务,彻底影响人每个人的人生,这真的是人类所想要的吗?人类似乎需要有更高的智慧来判断AI运用范围,才不会让人类真的变成AI的奴隶吧?

 

刘黎儿 简历 

旅居日本的资深媒体人与知名作家。台湾大学历史系,后进入台大历史所,1982年赴日,曾担任《中国时报》驻日特派员、东京支局长,现为专职作家,在多家报纸杂志如《苹果日报》、《自由时吧报》、《今周刊》等撰写专栏;书写对象包括日本政经社会议题、都会两性关係、职场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观察与解析乃至文学评论等,相关书籍35册;小说则有「棋神物语」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