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状(45)银座饮食的回忆之路
2015/02/11
![]() |
木村家楼上有开设西餐厅。不知道以前在哪儿听过,从前的人要是家族里有值得庆祝的大事,爸妈才会带小孩来吃的餐厅。我也曾去吃过一次,自己为自己庆祝又来日本玩了。结论是餐饮自然有一定的水准,好吃归好吃,但也很难说有多么惊艳,大概主要还是吃一种气氛吧。
银座小巷弄的西餐厅更是不胜枚举。1895年创业的炼瓦亭,号称是日本蛋包饭的发源地之一,店面从外到里都充满怀旧的风情,食物的调理方式不花俏,口味很朴质。我爱蛋包饭,来炼瓦亭也是抱着朝圣之心。不过若真要论喜欢的蛋包饭,在东银座歌舞伎座旁小巷里的吃茶店YOU,更得我心。
日本有很多技巧超绝的蛋包饭连锁店,但对我而言,所有真正令人荡气回肠的蛋包饭,都不是在那些口味太重、做法花俏的大店中。而是藏在这些仅此一家,溢满着昭和风味的吃茶店或怀旧的西餐厅里。
最近到银座散步,特别喜欢去吃西班牙料理。棋盘小巷中有不少地中海沿岸的地方菜,晚上的价格颇高,但中午大多只要日币一千圆左右,就能吃到美味的套餐。银座三丁目的ESPERO是我的爱店。套餐的主食海鲜饭、煎鲷鱼、西班牙式炒蛋,以及炖鸡肉,都已被我吃过一轮。偶尔在不用上班的平日,决定到银座走走时,恰好是午餐时段的话,这里就是起点。
风格咖啡馆和茶店很多,但多半价格不斐。如果不注意的话,一入座,很可能就是一杯咖啡日币八百圆起跳。想要挑间有点历史感的老铺?那么银座Café Paulista当然是首选。日本人何时流行起上咖啡馆呢?追本溯源,就是从这间在1913年开幕的Paulista和另一间Printemps开始的。1910年,当时首批移民到巴西的日本人水野龙,在大隈重信(早稻田大学创办人)的协助下,创立了咖啡合资公司,引进价格平民化的巴西咖啡,一时蔚为风潮。Paulista成为当时许多艺文人士的聚集地,如芥川龙之介就是常客。晚近则因为约翰蓝侬和小野洋子,也是本店的常客而延续盛名。现在说去银座逛街叫“银ブラ”(Gin-Bula)除了有日文里闲晃(Blabla)之意,也有一说是源于Paulista的略称。
我对于银座的日本料理,比较有印象的是天一天麸罗。这间银座的名店,很多年前曾在百货公司的美食街分店里吃过一回,可惜当时的印象不是太好。前阵子因为朋友作客,有幸朝圣了总店以后,大有改观。在小房间里像是吃铁板烧那样,大约八席左右的客人围着中间的师傅,看着他从裹粉到油炸,等我们每吃完一道以后,才开始制作下一道。这样慢工出细活的天麸罗吃法,当然是跟一次全部端上来,软掉又凉掉的口感很不相同了。
![]() |
张维中 简历
台北人,现居东京。在台取得文学硕士后,08年来日。早稻田大学别科、东京设计专门学校毕业。现于东京任职传媒业。大学时以长篇小说踏入文坛,迄今出版著作25部以上。近作为散文《梦中见》,游记《一日远方》,小说《恋爱成就》。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