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俄罗斯的“病根”
2014/12/18
俄罗斯经济原本就因乌克兰危机引发的欧美制裁而萎靡不振。而原油行情的急速下滑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燃料和能源占俄罗斯出口的70%,其中原油则占到约30%。市场上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如果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俄罗斯的经常收支将转为逆差,卢布遭抛售的状况将愈发难以收拾。
![]() |
俄罗斯街头的电子汇率牌(17日,AP) |
俄罗斯1998年因亚洲货币危机引发金融危机,最终陷入债务违约。目前随着接二连三的外汇介入等,外汇储备虽然大幅减少,但仍高达4000亿美元以上。而俄罗斯的政府债务也只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左右。
虽然债务违约危机不会马上重燃,但是依赖原油的经济脆弱状况还和当时一样。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日前发表的2014年度国情咨文中称:“货币贬值将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呼吁应以卢布贬值为契机,摆脱对国外技术和工业产品的过度依赖。
但是,普京政权此前就曾再三强调有必要改革依赖资源出口的经济结构。可以说这是俄罗斯一直安心于原油价格居高不下、没有及时采取振兴制造业的措施而植下的“病根”。
欧美将俄罗斯目前遭遇的困境视为“自作自受”,计划通过加大制裁向俄罗斯施压。为了平息乌克兰危机,或许有必要通过一定程度的制裁来迫使俄罗斯采取积极的行动。
不过,与此同时,过度的制裁将加剧俄罗斯的金融动荡,其影响除了新兴市场外,还可能波及全球市场。有意见指出,受到制裁的俄罗斯大型企业和银行在海外越来越难以筹措到资金,有可能无力偿还对外债务。
国际社会面临着在施加政治压力的同时抑制市场混乱的难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