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现代艺术之花盛开的背后原因
2018/01/12
新田裕一:缅甸从军政府时代的严厉审查中被解放出来,能创作出具备创造性的现代艺术品的艺术家正成长起来。尽管缅甸没有公立美术馆,艺术市场也不成熟,艺术家面临的环境仍然严峻,但出现了在国际性展览会上荣获最优秀奖的年轻艺术家。对于缅甸这块艺术“最后的处女地”,海外投来的灼热目光将逐渐加强。
![]() |
左安宁正在绘画(2017年12月10日,仰光市内的工作室) |
12月上旬,记者造访了33岁的年轻艺术家左安宁(Zwe Yan Naing)的工作室。2017年4月在台湾举行的“台北新艺术博览会”上,他的作品从4千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最优秀奖。获奖作品名为“昂山素季的精神”,利用各种颜色的邮票在画布上拼贴出缅甸民主化的象征——昂山素季的面孔。
在使用邮票作画之前,左安宁曾使用不再流通的小额纸币作为创作材料。他表示,“纸币和邮票体现了历史。希望把这段历史以艺术品的独特形式传承给后世”。旧版纸币由独裁者发行,很快就成为废纸。左安宁在作画时选择了那些带有象征发行时代图案的邮票。
![]() |
左安宁使用邮票创作的以昂山素季为原型的作品(仰光市内的工作室) |
左安宁生于缅甸西部的若开邦,自幼喜欢画画。从学校毕业后,他为成为僧侣而进入寺院修行了8年。但他仍无法放弃梦想,到各处画廊询问“如何才能成为画家”,最终在22岁时进入仰光的艺术专科学校。在一个依靠做生意维持生计的家庭里,他的决定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你打算当个画匠,靠给人家制作招牌为生吗?”。这是因为在他生活的村子里,提到画画的工作只有制作广告招牌。
最初,左安宁在公园里依靠画每张2千缅元(约合人民币10元)的肖像画勉强糊口。但以2011年首次举办个人画展为开端,他的作品开始获得好评。有相关人士表示,他的画现在“每张能卖2千多美元”,卖一张画“就能活半年”。
左安宁就缅甸的现代艺术表示,“年轻画家不断涌入”。由于2014年以后手机的飞速普及,民众可以上网接触海外信息,像干燥的沙漠一样不断吸收、了解欧美和亚洲的潮流。
在仍保留着英国殖民时代建筑风貌的仰光商业区里,吉尔·帕蒂松(音译)经营着一家名叫“River Gallery”的画廊,他指出缅甸2012年废除审查制度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帕蒂松表示,“在那(废除审查制度)之前,画家们不得不非常小心谨慎地选择作画对象”。
政治题材自不必说,就连描绘缅甸贫困状况的作品也遭到禁止。每次举办画展,审查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都会进行预审。帕蒂松表示废除审查制度之后,“画家们开始作出与之前不同的尝试,作品中也能加入一些政治性的元素了”。
11月,一名韩国驻缅人员参加了River Gallery画廊举办的画展,画展以“2050年愿景”为题。这名韩国人遗憾地表示,“画展上有想买的作品,但可惜这些作品都已经卖出去了”。
![]() |
仰光市内“River Gallery”画廊11月举办的画展 |
帕蒂松表示,“仰光有很多出色的艺术家。为了扩大他们的知名度,我什么都愿意干”。据说越来越多的海外美术馆委托帕蒂松的画廊介绍画家。日本2017年在东京和福冈举办了“太阳雨 东南亚现代美术展”,缅甸的艺术家参加了画展。
仰光11月份举办了现代美术展“Yangon ART EXPO(仰光艺术博览会)”。前文中提到的左安宁等70多为艺术家参加了此次展会。在参展作品中,有的点缀着佛教及传统民族元素,有的是涂鸦作品,展现了缅甸艺术的博大精深。
![]() |
不过,为年轻现代画家提供支持的“Myanm/art”画廊的Nathalie Johnston指出,“缅甸画家至今仍然被自我审查束缚着手脚”,批判画家们倾向于创作易于销售的作品。Johnston表示,应当以长远眼光对艺术家进行投资,“让艺术家感觉到自由发挥也完全没有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
缅甸的审查制度:缅甸2011年之前一直在军事政权的统治下执行审查制度,同样也对艺术领域进行限制。除了内容之外,以象征革命起义的红色为主色调的作品等也遭到禁止。尽管2012年多数审查项目被废除,但缅甸至今仍对电影等领域进行审查。此前曾出现过以“容易导致民族分裂”为由禁止影片放映的事件。对伊斯兰少数民族罗兴亚人问题进行采访的路透社记者也遭到逮捕,这些情况都说明缅甸还存在很多课题。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仰光支局 新田裕一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