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们跳广场舞的时代将终结

2015/07/16


    村山宏:当听说中国女性的退休年龄是50岁时,让我大吃一惊。在中国,男性60岁、女性50岁(女性公务员55岁)退休。从男女平等的观点来看似乎存在问题,不过很多女性都是早早退休悠然自得地度过余生。但是中国也迎来了少子老龄化的大潮,这样下去养老金等社会保障制度将难以维持。中国政府计划最早在2022年提高退休年龄。

   最早将在2022年延迟退休年龄

       星期一下午,在北京的某商业街。在大厦和大厦之间的广场上,一群(20人左右)身着统一T恤衫的中老年妇女在跳着既像体操又像舞蹈的舞步。这就是在中国中老年妇女之间很有人气的“广场舞”。如今,在中国各地的公园和广场上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一种热潮。认识的人为了锻炼身体而聚集在一起跳广场舞。甚至还有过在地铁里跳舞或者长距离行走,发生堵塞道路的情况。

 重庆市街头的广场舞
       相比批评,其实中国女性对于50岁退休是欢迎的。因为能够在身体健康的年纪就领到退休金,每天跳跳广场舞或者打打太极拳,悠闲地度过后半生。或许是为了活用中老年人群的生产力,在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记者会上,中国人事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将分阶段推进延迟退休政策。显示出计划最早在2022年提高退休年龄。具体政策将在2017年公布,不过据称到2030年中国男性和女性的退休年龄都将推迟至65岁。

       现行的退休制度是在1978年引入的。当时中国的平均寿命为男性64岁、女性67岁左右。50~60岁退休,靠养老金度过10年左右的余生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如今据联合国推算,中国男性的平均年龄为74岁,女性为76.6岁。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在1980年时仅为7.9%,而到2020年则将上升至16.9%。独生子女政策的结果是少子老龄化进程急剧加快。

  社会保障费的收支平衡可能崩溃

        中国的生产年龄人口(在中国为16到59岁)从2012年开始减少,到去年已经连续3年减少。中国的经济减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劳动力减少的影响。如果继续维持现行的退休制度,将陷入劳动力短缺的状况,社会保障费用的收支平衡将会崩溃。据一位研究者推算,在中国“退休年龄每提高1岁,养老基金的收入就将增加40亿元,而支出将减少160亿元”。

        根据联合国的人口推算,中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率到2050年将达到32.8%,与现在的日本不相上下。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一名女性在一生中生育孩子的数量)处于1.18的低水平,而沿海地区的城市更低,仅为0.7左右。如果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有可能迎来比日本更加严重的少子老龄化社会。中国政府去年放宽了生育政策,如果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允许生育第2个孩子。

  “应全面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随着生育限制的放宽,中国2014年新生儿比2013年增加47万人,达到1687万人。那么,这个数字是多还是少呢?在1995年左右之前,中国每年出生2000万~2500万人。即使没有日本那样严重,也越来越需要以较少人口来抚养众多老年人。人口学家中有观点认为应全面取消计划生育政策。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不协调的政策仍在延续,例如在怀上第2个孩子之后,仍然要求孕妇进行人工流产。



 
   人口问题或许是“惯性”或“残像效应”最为显著的领域。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之际,曾有1亿人以上处于粮食严重不足的状态。这是因为粮食生产未能跟上人口增长。在人口仅为5亿人左右的1950年代,教育家兼经济学家马寅初主张限制生育,但遭到批判。后来,中国不断有声音后悔地表示错误批判1个人,结果导致增加了5亿人口。

       孩子越多越好、人口增加有利于国家等思想很难改变,直到70年代,政府才呼吁限制生育,但效果并不明显。愤怒的政府自1979年至1980年,实施了强制生育1个孩子的政策。由于经济改革和农业生产实现增长,粮食短缺问题得以解决,饥饿的恐惧感随之销声匿迹。目前紧迫的问题已并非粮食短缺,而是少子老龄化。但取消生育限制的机运尚未形成。

  跳广场舞的梦想将消失?

       与1950年代相反,人们似乎仍未摆脱人口增加将对家庭乃至国家造成消极影响这种观念。这或许是因为在人口增加导致粮食短缺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正在中国处于领导地位。与过去批判马寅初的生育限制倡议一样,如今正在压制要求全面取消计划生育政策的言论。在这种情况下,或许未来有一天会感叹,“错误批评要求取消计划生育政策的观点,导致了严重的老龄化社会”。

      不论如何,对于那些到50岁之后就靠广场舞度过后半生的中国女性来说,小小的梦想不可避免地将消失。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亚洲总局编辑委员 村山宏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