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亲华反日是一把双刃剑
2014/07/04
韩国出口的4分之1为对华出口
在政治和经济体制方面,日本和韩国的共同点很多。在经济规模和对世界的影响力方面,则是中国和日本处在同一个水平。而在如今,让韩国和中国团结起来的则是“反日”。
![]() |
索尼在韩国单电相机市场占据首位 |
但是,韩国总统朴槿惠最近展现出来的则是与中国明确进行“反日”合作。包括慰安妇问题、二战强征劳工诉讼,以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回应朴槿惠的请求亲自指示在中国哈尔滨建立安重根纪念馆。安重根是于1909年10月在哈尔滨火车站暗杀曾担任朝鲜统监的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的民族主义活动家。
在韩国向中国倾斜方面,经济走在了前头。韩国经济正在以中国市场作为增长的动力源。目前在韩国出口额中,4分之1为对华出口。此前曾是韩国产业主要市场的美国和日本的影响力则在下降,对中国的依赖毫无疑问正在加深。
日本企业除了汽车和餐饮等一部分行业,正在降低在中国的生产和销售比重,不声不响地推进“去中国”战略。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韩国企业正打算加强向中国市场倾斜。在这里或许还存在试图填补日本企业留下的空隙的意图。
中韩制造业构成潜在竞争对手关系
但是,韩国和中国的制造业在很多层面相互重合,是潜在竞争对手。双方都具有“追随”型企业的共同点——即以低廉的成本大量制造发达国家企业开发的产品,以控制市场。有观点认为中国在中国企业发展起来之前向外国企业开放国内市场,并给予优惠,但在中国企业崛起之后,外国企业将成为障碍,将转为削弱其力量。如果不向中国提出技术转让和在中国进行研发等好处,就将遭遇被逐出中国市场的命运。观察家电、IT和材料产业等,这种情况一目了然。而在中国汽车市场,日、韩、德、美的合资企业之所以持续表现强劲,是因为中国汽车厂商仍未发展起来。
![]() |
韩国计划向中国出口美容整形技术 |
但是,朴槿惠却与中国以“反日”作为共同点加深合作,即使是为了牵制日本,也有可能成为“危险的赌博”。其中,在制造业以外的领域,韩国寻求将中国人变为客户的举动应该得到关注。其中包括医疗旅游、尤其是整容、音乐、电影和游戏等韩流内容等。这是因为在这些领域,韩国方面的竞争优势将得到维持,与中国的竞争仍然并不激烈。不过,仅仅凭借这一点,韩国是否能够获得充足的增长动力呢?
现在究竟是什么因素在推动着中国、日本、韩国的关系呢?笔者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的是,日本的“认死理”、韩国的“情绪化”和中国的“会算计”。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后藤康浩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