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卖国贼”

2015/10/07


        村山宏为日经中文网撰稿:“卖国贼”一词在中国网上随处可见。人们声称不能原谅在国家重要的法定假日到日本大量购物的人,指责不支持国货而赴日购物是卖国行为。同样,在日本也有高度关注国家利益的“爱国者”批判进驻中国的日本企业。然而,从国家层面考虑利益的思想已与当今时代脱节。我不赞同这些所谓“爱国者”的意见,而主张应该跨越国家这一限制,由各地区、各企业、各人来追求各自的利益。为了清楚说明“爱国者”的言论究竟有多么落后而且可笑,本文将特意站在“爱国者”的角度来论述中日关系。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

   日本人就是中国人?

   日经收购FT阴谋论真是够了

   媒体是中日关系恶化的元凶?

   安倍很坏,但日本人不坏?

   不排队的国家没有资格谈爱国

   日本与中国空军的那段蓝天情

   从饺子起源于韩国说起

   房子、国家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

   中国为啥这么贵

   爱国青年们,知道高杉晋作吗?

   中国人和美国人为什么被讨厌

   为MAO酱流泪的中国人

   “小日本主义”值得中国参考

   中国菜并非世界第一!

   中国“爱国青年”该学半泽直树

   二流万岁!

   将中日关系从政治家手中夺回

  “早恋”拯救中国教育

  
  》》》更多

        站在日本爱国主义的角度来考虑,正确的选择是扩大日本国家利益,并削弱中国国家力量。为此,我必定会写一篇利用中国“爱国者”的文章。我会悄悄地支持中国“爱国者”的“不买日货”“日企快滚出中国”的言论,还会煞有介事地进行调查研究,证明中国产品有多么优秀,并以此为据发布“日本产品在中国已失去竞争力”的报道,强调日本企业已难敌中国企业。

        之后自然会有中国的“爱国者”大肆宣传日本产品质量之“差”。如果中国人信以为真,中国的消费者就不会再购买日本产品,失去了市场的日本企业自然而然就会撤离中国。身为“爱国者”的我的目的正在于此。从国家利益来看,应该敦促日本企业尽快撤离中国市场,转而进驻东南亚、印度市场,以分散风险。维护国家整体利益,而非企业短期利益,这就是“爱国者”所期望的。

        日本的“爱国者”认为,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只能给企业带来短期利益,而无法给国家整体带来长期利益。20世纪70,80年代,日本为中国提供了钢铁生产技术用于当地的大型合作事业建设。合作本是为了开发潜在市场,但是中国钢铁厂吸收了日本的技术后不断扩大生产,以致钢铁产量过剩,价格下降,损害了日本钢铁厂商的收益。此外,中国在得到日本铁路公司的技术支持后,以该技术为基础,短时间内在全国各地铺设高铁,在海外铁路市场上也与日本展开了激烈竞争。

       中国的仿造风险更应给我们敲响警钟。日本企业在中国制造新商品后,立刻会出现一模一样的仿造品。这是因为在日本“卖国贼”教授知识和技术后,有优秀的中国“爱国者”向外界泄密。尤其是在机器人、氢燃料电池、环保等领域,日本的技术可谓是国家至宝。如果继续放任中国制造出和日本一模一样的产品和服务,日本必会失去其国家竞争力。

       即便是借助身为敌人的中国“爱国者”的力量,也要阻止日本企业进驻中国,这就是重视国家利益的战略。事实上,2012年9月中国爆发反日示威游行、大肆抵制日货时,最高兴的莫过于日本的“爱国者”们。因为这样一闹,日本企业就不会再去中国发展,也不用担心日本经济受中国左右了。过不了多久,日本企业就会将阵地转移至东南亚,中国经济急速下滑也不会给日本带来太大影响,日本“爱国者”对此感到十分满意。

       为了阻止中国进一步壮大,散布消息使中国人得意自满也不失为一个办法。比如说,不动声色地在文章中写一些中国人爱听的话,如“中国地铁总长达世界第一”“中国铁路运行速度达世界第一”等等,以此使中国人骄傲自大,失去危机感,变得懈怠。决不能指出中国的缺点。只能宣扬中国产智能手机、电视机、汽车性能多么优秀,只字不提其中的零部件产自日本。因为一旦中国下定决心制造半导体等零部件,日本经济就将被逼至绝境。也决不能谈及中国经济构造的缺陷,不能唤醒中国发起变革。


       此外,我们还应该引导中国人不再关注日本,向中国传递“日本已经没有可学之处”“日本经济已迎来终结”等信息,减少中国的日语学习者,降低对日本的关注度。最好让中国人摸不清日本的真实情况,也让他们不了解经济泡沫破裂后日本经历了何种失败。即使中国陷入了相似的困境,也不能让他们借鉴日本过去的经验。我们只需冷眼旁观,看中国遭遇比日本更严重的失败。

       这就是我从日本“爱国者”的角度出发想出的重视日本国家利益的种种策略。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不觉得有些可笑吗?在国家控制经济部门的时代,不择手段运用外交策略维护国家利益意义重大。但是,现在的经济状况又如何呢?美国苹果手机由日本企业提供零部件,台湾企业在中国大陆进行组装,随后销往欧洲。中国的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其成长得益于美国投资家的资金,而阿里巴巴的发展中获利最多的就是美国投资家。

        国家利益的概念正逐渐变得模糊。全球关系错综复杂,一个地区的繁荣与另一个地区的繁荣息息相关。某个地区发展停滞,另一个地区也会受到负面影响。相对的,对某个地区的援助也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利益。与其假借爱国的名义,费尽心思策划一场阴谋,或是在外交问题上费力周旋,不如将经济交给市场,让企业自由发展不是更有效率吗?说白了,“爱国者”的目的是借国家强大提高自己的地位,并非是出于什么崇高的理由而提倡爱国。

      在我的日经中文网专栏中,讲述了和“爱国者”完全相反的言论。劝诫中国切忌大国意识和骄傲自满,指出了中国存在的诸多不足,也强调了收集假想敌日本的信息的重要性。不知这能否成为中国的助力?没错,在日本“爱国者”眼里,我就是个希望中国发展的“卖国贼”。我之所以愿做“卖国贼”,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超越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共享的时代。

      当今时代,各个地区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只有摒弃一国观念,和其它地区加强联系才能带来更大的利益。从今往后,“卖国贼”越多的地区,经济必定发展得越快,该地区也会愈发强大。如果说20世纪是“爱国者”的时代,那么21世纪或许就是“卖国贼”的时代。

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亚洲总局编辑委员 村山宏,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