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收购FT阴谋论真是够了
2015/07/28
![]() |
日经电子版刊登的FT批评安倍的报道 |
这是指出日本政府和大企业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让日经新闻收购了《金融时报》。不过,该报道没有给出任何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事实和证据。这违背了新闻行业基于事实客观报道的原则。如果无论如何都要用这样的传言,或者发言人个人的推测,就必须在报道的标题里明确写明这是传言或者是某人推测。
有人在背后操控政治和经济的观点被称为阴谋论。一些国家每次发生革命或武装政变都会说“这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阴谋”,但根本拿不出证据。金融市场每次出现危机,也会有声音指出“这是犹太人的阴谋”,但也拿不出相应的证据。基于事实进行报道才是新闻的根本,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只是垂涎于毫无根据的阴谋论,任何人都会对这样的媒体报道失去信任。
日本的记者本来就并非为了政府撰写报道,而是为了读者。如果是财经类媒体,就是为了作为读者的投资者和商务人士。这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愿望——希望通过读者的行动改善经济,进而使社会变得更加富有。为实现这个目的,有时甚至会与政府的政策发生对立。
只要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媒体全都如此,对国家权力干预经济持否定态度。日本自1930年代至1945年曾寻求建立被称为国家资本主义或国家社会主义的政府管制经济体制,但遭遇了失败。二战后凭借政府主导的经济政策,一度实现了飞跃发展,但1990年以后,由于政府主导的低效率性,被迫陷入了自嘲为“失去的20年”的经济停滞。
不仅是日经,很多有追求的日本记者都始终反对政府对民间经济的过度干预,同时倡导改革。媒体承担着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职责。正因为如此,无论是记者还是媒体都绝不能狂妄。我们过去由于缺乏足够的实地采访,结果有时刊登了不准确的报道。为了防止误报和歪曲,必须坚持深入采访,根据事实进行批评。
新闻工作除了监督政府和企业之外,还具有其它重要作用。即使是在中国,如果是从事金融业务的人,也会感到“没有经济信息就难以进行金融交易”。这是因为在缺乏准确经济信息的情况下,买入或卖出股票和外汇将遭遇损失。不管是伦敦金融城,还是纽约华尔街,金融业务发达的地区肯定拥有一流的财经媒体。对于金融业的发展来说,优质的财经报道是不可或缺的。
甚至是制造业,信息也成为产品开发的关键。对于新产品的研究来说,新的科技动向不可或缺,同时还需要用于判断客户偏好的营销信息。如果没有优质的财经新闻报道,制造业的发展也将无从谈起。
此外,小说、漫画、电影和游戏等内容产业也需要获取财经信息。随着构成社会基础的经济的变化,人们需要的内容也将发生改变。只有能够准确应对变化的创作者,才能创造出打动人心的内容。
中国经济正处在重要转型期。为了重新加快经济增长,必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为此,优质的财经报道是不可缺少的。基于事实的客观报道才能对提高产业水平起到积极作用,而非臆测和推断。中国没时间去做类似阴谋论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报道。
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亚洲总局编辑委员 村山宏,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