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调查:预计中国经济2季度降至6.2%

2019/07/09


     日本经济新闻社(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与日经QUICK新闻汇总的中国经济学家调查显示,中国4~6月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预测平均值为6.2%。1~3月为与上季度持平的6.4%。虽然中美在6月底就重启贸易磋商达成协议,不过预计贸易战将趋于改善的预期较上次调查有所减少。

  

    4~6月的增长率预期为6.1~6.4%。从季度的增长率来看,平均6.2%的水平为有统计数据的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5月将家具和家电等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的制裁关税税率从10%提高至25%,同时还对华为技术采取了事实上的禁运措施。

 

北京的建设工地(资料图、REUTERS)

 

    三井住友DS资产管理的佐野铁司表示,“景气感出现恶化,矿工业生产下滑”,预计经济增长率将减速至6.2%。凯基证券的陈浩也表示,加工业、建筑和不动产行业表现不振。

  

     2019年中国全年的成长率预期为6.2%,较3月上次调查时相比下降了0.1个百分点。2020年的成长率预期为6.1%,2021年为6.0%,经济将缓慢减速的预期并未发生变化。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指出,贸易战波及到技术领域,下半年可能对高科技产业和就业产生消极影响。

  

     三菱UFJ银行的范小晨认为,2018年下半年推出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已经开始显现效果,将维持6%以上的增长水平。瑞士嘉盛银行的David Rees表示,“4~6月货币紧缩的影响将推迟显现,不过积极的政策应对将在下半年带来方向转变”。

  

      中国政府将2019年的经济增长率目标设定在6~6.5%,不少观点认为如果经济持续减速,将制定追加经济对策。工银国际的程实预计地方政府将增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债券,引入汽车等消费刺激对策。ING银行的彭蔼娆表示,财政刺激政策将从2万亿元翻倍至4万亿元。预计将以环境和交通相关投资为主。

  

      关于可能导致经济下行的风险,作出有效回答的15个人中,有12人回答“中美贸易磋商的结果”,排在第一位。

 

     光大新鸿基的温杰指出,贸易谈判是下半年最大的变数。认为中美在年底之前达成一定协议的概率为55%,同时警告:如果谈判破裂,金融市场将发生震荡,经济下滑速度将加快。瑞穗银行的细川美穗子表示,“谈判拖得越久,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越会增强,消费和投资心理改善速度将放缓”。

 


   

      特朗普政权暗示或启动将制裁关税对象扩大至几乎所有中国输美产品的“第4轮”对华制裁关税。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DWS)的肖恩·泰勒(Sean Taylor)指出,如果谈判破裂,无法达成交易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将萎缩,相关企业将解雇更多员工,陷入增长率下滑至5%左右的深刻的经济危机”。

  

      实际上,关于今后1年的贸易战预计,回答“不变”的占47%,而回答“改善”的为33%。上次调查回答预计将改善的占到7成,对贸易战前景的乐观气氛有所减退。

  

      巴克莱银行的朱怿认为,二十国集团峰会(G20峰会)后贸易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强。虽然问题恶化的风险降低,不过不能说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很高。荷兰银行的Arjen van Dijkhuizen指出,“即使贸易谈判达成协议,技术领域的战略性竞争也将持续”。

 

      由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银行包商银行事实上陷入破产,开始出现担忧金融风险的声音。中信银行的廖群指出,中小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趋于表面化。金融机关的借款成本增加,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京东数字科技的沈建光指出,企业融资困难有导致投资心理趋冷的可能性。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木原雄士 香港报道

  

回答此次调查的企业和经济学家如下:

Names and Titles of Economists 2Q19

Arjen van Dijkhuizen, Senior Economist,
ABN AMRO Bank


Barclays Asia Pacific 朱懌
Eric Zhu ,China Economist 中國經濟學家
 

招商证券 宏观研究主管 谢亚轩
XIE Yaxuan, Chief Economist, China Merchants Securities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 廖群
Qun LIAO, Chief Economist, CITIC Bank  International

 
大和资本市场 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 赖志文
Kevin LAI, Chief Economist, Asia ex-Japan, Daiwa Capital Markets

 
星展银行 首席中国经济师 梁兆基
Chris LEUNG, Chief China Economist, Group Research, DBS Bank


Sean Taylor, Chief Investment Officer, Asia Pacific, DWS


光大新鸿基 财富管理策略师 温杰
Kenny WEN, Wealth Management Strategist, Everbright Sun Hung Kai


Brian Coulton, Chief Economist, Fitch Ratings


恒生银行 首席经济师 薛俊升
Thomas SHIK, Chief Economist, Head of Economic Research, Hang Seng Bank


汇丰银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屈宏斌

QU Hongbin, Chief China Economist, HSBC


工银国际 首席经济学家 程实
CHENG Shi, Chief Economist, , ICBCI

 
荷兰安智银行 大中华区经济学家 彭蔼娆
Iris PANG, Greater China Economist, ING Bank

 
京东数字科技 首席经济学家 沈建光
SHEN Jianguang, Chief Economist, JD Digits


David Rees, Emerging Market Strategist,
J. Safra Sarasin


凯基证券亚洲 中国经济分析员 陈浩
Ken CHEN, Chinese Economy Analyst, KGI Asia Limited


瑞穗银行(中国) 主任研究员 细川美穂子
Mihoko HOSOKAWA, Research Executive,

Mizuho Bank (China)


Veasna KONG, Economist, Moodys Analytics


摩根士丹利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邢自强
Robin XING, Chief China Economist, Morgan Stanley


三菱UFJ银行 董事 范小晨
FAN Xiaochen, Director, MUFG Bank


野村控股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陆挺

Ting LU, Chief China Economist, Nomura


三井住友投资管理 首席亚洲经济师 佐野铁司
Tetsuji SANO, Chief Asia Economist, Asia Research Center, Sumitomo Mitsui Asset Management
瑞士银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汪涛
WANG Tao, Head of China Economic Research, UBS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