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市场中的“日本力量”
2017/05/03
动漫和网络游戏等内容业务在中国迎来了黄金时代。由于父母一代的经济状况比较宽裕,从小衣食无忧的10~20多岁中国年轻人热衷于动漫和角色扮演(Cosplay)。网易以日本平安时代为主题的手机游戏“阴阳师”在3个月内创下了换算成日元达到150亿日元的销售记录。中国仅动漫产业一年的市场规模就高达2万亿日元,出现了很多瞄准这一潜力市场的初创企业,“中日合作”的趋势也越来越强。
![]() |
在上海开幕的“CP20”上,网络游戏“阴阳师”的角色扮演最受欢迎(4月30日,上海市) |
5月1日,“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浙江省杭州市落下帷幕。中国视频网站“哔哩哔哩动画”搭建了特别舞台,与会者配合日本的动漫歌曲表演了舞蹈等节目。日本京都动画公司(Kyoto Animation)制作的《小林家的龙女仆》等日本动漫可以在哔哩哔哩网站上观看。本届国际动漫节有100多万人参加,预计相关周边产品的销售额将超过20亿元。
“《海贼王》、《名侦探柯南》,最近应该就是《黑执事》了”,平时在医院工作的小王(24岁)为参加动漫节在网上买了300多块钱的cosplay服装。当被问到喜欢什么动漫时,小王一口气说出好几部日本动漫作品。他们似乎就是在哔哩哔哩等网站观看日本的动漫。
4月30日,ComiCup 20魔都同人祭(简称:CP20)在上海开幕,吸引了大批coser和同人志的粉丝参加。CP20的气氛比杭州的国际动漫节还要狂热,不仅聚集了很多cos动漫主人公的粉丝,网易手游“阴阳师”的coser们甚至在现场连唱再跳。聚在一起的粉丝们散发出非比寻常的热情。
![]() |
动漫粉丝们在合影(4月26日,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 |
“阴阳师”是一款玩家可选择安倍晴明等阴阳师角色,在人鬼共存的幻想世界里打怪升级的RPG游戏(role-playing game)。为了营造“日式风格”,游戏配音请来了日本声优,然后配上中文字幕,可谓非常用心。仅2016年10~12月的下载量就达到800万次,通过销售道具等渠道网易获得的收入达150亿日元。
中国年轻人的月薪并不高。上海的大学应届生的平均月薪也只有5000元左右。另一方面,父母一代在1990年代从政府和工作单位以低价买入的房地产价格暴涨,很多家庭凭借账外收益和租金等收入过上了富裕生活。未尝生活艰辛的很多城市年轻人沉迷于自己的兴趣,很多人甚至在这一方面花费高昂。
![]() |
预计2017年中国的内容市场仅动漫就将达到1500亿元,扩大到2010年的3倍。规模将超过日本市场2015年的1.8万亿日元。
瞄准这一潜力市场的中国初创企业不断诞生。2003年创业的动漫制作公司苏州舞之动画在2016年春季实现了新三板上市。该公司有380人从事动漫制作,创作了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儿童动画片等热门作品。
80年代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在中国播出。之后,《铁臂阿童木》和《哆啦A梦》等日本动画片也备受欢迎,很多人受此影响开始学习日语。近年来,由于中日关系恶化,日本的电视内容在中国受到限制。这一需求转移到网络和智能手机上,日本动漫的观众人数正在快速扩大。
![]() |
例如,中国政府以“血腥暴力”为由禁止公开播放的《进击的巨人》在网上以《自由之翼》的片名传播,备受年轻人欢迎。苏州舞之动画副总经理乔剑表示,中国动漫的自主内容在增加,但受日本动漫的影响非常大。该公司计划在日本设立分公司,加强日本内容的进口业务。
为了扩大“日式内容”的粉丝经济,“中日合作”的动向也日趋活跃。日本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与中国移动和咪咕动漫开展了合作。其创作的中国版“初音未来”、虚拟偶像“麟&犀”预定7月在中日两国同时亮相。中日共同制作的电影《妖猫传》也预定在2018年公开。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上海 小高航 张勇祥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