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投增长迅猛仅次美国 有两个特点
2016/09/20
按照中国调查企业大智慧的数据,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对风险投资所参与的投资案例进行了统计。截至中秋小长假前的9月14日,2016年的投资额达到1939亿元(按日元换算,约为29740亿日元),已经远远超过了此前历史最高的2015年全年的1256亿元。
![]() |
中国风投在2016年的特点之一是投资案例趋于大型化。被称为“中国Uber”的滴滴获得了美国苹果和中国人寿保险等45亿美元的出资。9月8日又从鸿海获得了约1亿1986万美元的出资。
“还没空的出租车吗”——在北京和上海等中国的大城市里,经常会看到躲雨的人一门心思地盯着智能手机,他们查看的大都是滴滴的打车软件。
![]() |
滴滴打车 |
滴滴在中国拥有9成的市场份额,占据压倒性优势,注册车辆所产生的庞大行驶数据还有望应用于自动驾驶等各种用途。凭借手头丰厚的资金,滴滴还从“祖师爷”美国Uber那里收购了其中国子公司。
2016年中国风险投资的另一个特点是“只要有望获得市场份额,即使没有创新也能吸金”(在中国展开活动的海外风投)。中国的个人消费和上一年相比仍保持2位数的增长。智能手机也在迅速普及,从事和消费者关系密切的网络类服务的企业得到很高评价。
4月份募集到80亿元的乐视体育文化产业主要从事面向网络的体育节目制作业务。公司首席执行官(CEO)雷振剑谈到募资的目的时表示进一步充实内容,积累顾客数量。尽管节目制作和网络发送并非显著的新型业务,但已经打造一定的顾客基础,所以还是能募集到超额的资金。
SBI(中国)董事长宫崎诚指出:“5~7年后能有多大的预期回报是投资判断的关键”。在网上销售电影票的北京微影时代科技获得了45亿元的出资。
![]() |
已经获得成功的中国企业也积极进行资金募集和风险投资。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蚂蚁金服)4月份从中国政府系基金等处募资45亿美元。除充当扩大本公司电子结算服务的资金外,还向国内IT(信息技术)企业出资等,本身也有显著的投资基金特性。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