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运营走向机敏
2015/03/16
![]() |
习近平和李克强在两会上 |
中国希望不再勉为其难地提高增长率,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急剧减速。李克强表示通过推动新产业的培育和技术革新,“就可以在较长时期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
中国当局最为担心的是有可能导致社会不稳的就业情况恶化。如果经济进一步下滑,导致就业局势急剧恶化,打算在财政和货币两方面灵活推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李克强还表示,“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以房地产为中心,中国经济一直在投资主导下迅速扩大,因此金融层面的风险也在升温。李克强承认增长放缓导致个别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增加的风险,在此基础上表示“我们允许个案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按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清算”,显示出为防止导致金融系统整体的动揺,将采取完全对策防范。
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中国透露了年内启动利率自由化的方针,同时还将建立效仿日美欧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机制和存款保险制度。这些均为提高金融体系稳定度的措施。
另一方面,对经济运营的不满也出现在全国人大会议的决议中。对于纳入同比增长10.1%的国防费的2015年预算案,反对票304票,弃权票87票,合计达391票,超过整体的13%。而这个比率在去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仅为5%。
(大越匡洋 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