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减速动摇世界
2015/01/21
![]() |
而目前已经有看法认为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经济大国。其依据是购买力平价(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推算,如果从购买力平价来看,2014年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达以达到16%以上,超过了美国。
中国经济随着规模的扩大,增速出现放缓。2012、2013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为7.7%,连续2年低于8%,2014年则低于7.5%左右的政府目标。
![]() |
2014年中国经济减速的原因显而易见是房地产行情的趋冷。占中国GDP约15%的房地产开发投资2014年仅增长10.5%,增速放缓至2013年的几乎一半。由于全国性的房地产价格下跌,投资和生产均增长乏力。此外,更加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情况的用电量2014年仅增长3.8%,与2013年相比,增速也缩小至几乎一半。
中国内需低迷的影响将以亚洲为中心,扩大至全世界。中国2014年12月的钢材出口量比上年同月增长90%,达到1017万吨,按单月计算创出了历史新高。而2014年全年较上年增长50%。不过,按金额计算全年仅增长33%。
在中国,相当于日本产量3倍的3亿吨粗钢产能处于过剩状态,而将国内无法消化的钢材用于低价出口的局面正愈演愈烈。由于源自中国的“钢材通缩”的影响,韩国中型钢铁公司停止了电气高炉的运行。此外,铁矿石价格也出现下跌,资源型国家澳大利亚的财政赤字预计将超出预期。
另一方面,中国正利用资源价格下跌的机会进行囤积。中国2014年的原油进口量增长了约10%。对于原油的60%依赖进口的中国来说,原油价格走低构成东风。
不过,有分析认为进口量的大部分将用作储备,中国能否像资源型国家期待的那样拉动需求复苏,仍充满不确定性。
(大越匡洋 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