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页岩气开发回归实际
2014/10/08
寻找中国页岩气
在距离重庆市中心约3小时车程的涪陵区,国有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石化)正在推进页岩气开发。据涪陵区称,光是在该区的焦石镇,就已经挖掘了29口页岩气井,到今年2月为止,其中的16口井已经启动生产。不过详细情况仍难以得知。
![]() |
中国国有企业在重庆郊外的山村推进页岩气开发 |
我们最终还是找到了页岩气井。井边架着几十米高的钻井架,身穿朱红色工作服的中石化的工人在忙碌地工作。在山的斜坡上是成片的玉米地,机械运转的声音响彻原本宁静的村庄。
在全球,以美国为中心的页岩气开发正促使能源供应结构、贸易和产业的存在方式发生着巨大变化,这正是所谓的“页岩气革命”。而中国也为了能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梦想着在本国掀起一场同样的革命。不过,中国在着手相关开发时,才发现面临的现实越来越严峻。
产量目标下调至一半以下
今年8月,中国国家能源局的吴新雄局长表示2020年中国的页岩气产量目标为300亿立方米,而该部门曾在2012年提出过到2020年将页岩气产量提高至600~1千亿立方米的雄伟目标。仅仅过了2年,就将产量目标下调至一半以下。
中国页岩气开发面临的最大障碍是高成本。中国的页岩气开发成本被认为是美国的3~4倍。主要的页岩气蕴藏地集中于山区,地形十分复杂。另外,即使在焦石镇等山区,也遍布着农地,更有农户在此生活,因此很难像美国那样一举扩大开发规模。加之中国的页岩层比美国深,这又增加了开发成本。
![]() |
写着开采基地的路标 |
其实,在2年前中国提出不切实际的生产目标时,就已经清楚存在这些问题。熟知中国能源情况的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机构(JOGMEC)的竹原美佳分析称,“估计是在实际启动开采后,才下调到了一个更现实、且贴合实际的目标”。
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天然气消耗国
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数据,今后5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耗量将翻番,成为全球最大消耗国。即使中国国内的页岩气产量由2013年的2亿立方米提高到300亿立方米,其供应量也不足消耗量的十分之一。
为了替代对大气造成污染的煤炭,以及60%需要依赖从中东等海外市场进口的石油,中国正加紧确保天然气来源。虽然开发国内的页岩气资源被认为是削减相关能源进口的关键性举措,但至少从重庆的开发前沿,我们尚未听到中国“页岩气革命”号角。
(大越匡洋 重庆)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