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培机构摸索新路,日本学研参入
2022/06/02
在中国,大型教育培训机构正在摸索新的商机。中国从2021年开始以语文及数学等学科类为对象对教培机构采取监管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北京市)将与日本学研控股合作,于6月开设科学课程。学研将涉足中国教培业务。预计烹饪及艺术等监管政策空间有限的课外兴趣类科目的竞争将变得激烈,此次的举措会对新东方等的业绩做出多大贡献还是未知数。
![]() |
新东方培训学校已看不到学生的身影(5月23日,辽宁省大连市) |
新东方将于6月在重庆、成都、苏州、青岛等7个城市开设科学实验课程。计划陆续扩大运营地区,首先力争年内招收5000名学生。
2021年以后,新东方在中国各地开设美术和体育培训课程。关于一系列新业务,该公司董事长俞敏洪认为,到2023财年(截至2023年5月)可对销售额做出贡献。
与新东方联手的学研也于3月为开展合作而在上海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将向新东方提供包括使大型气球膨胀起来等约360种实验课程和教材。
学研1963年开始在日本出版科学课本,在制作标本及显微镜等教材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中国新公司的负责人三濑贵夫表示“我们的体验式内容获得了新东方的好评”。
学研于2008年在北京市成立了合资出版业务公司,2012年在上海市成立了全资广告业务公司。但由于消费者“远离纸张”(越来越少接触纸质书籍、材料等)等原因退出了这些业务。集团目前在中国6个城市运营养老机构。在教育领域也瞄准机会开拓巨大市场。
还开设清洁卫生及美术课程
在中国当地的大型教培机构中,除新东方外,好未来教育集团(北京市)也于5月宣布将扩充烹饪和清洁卫生课程。将利用提供美术及体育课程的在线教育平台“学而思”来开设这些课程。
一系列课外课程的学费因运营企业和科目不同而存在差异。中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4月份北京及上海等主要10个城市的足球、钢琴、舞蹈等课程的学费(1课时的平均价格)为80~240元左右。
各机构出现这种动向的背后原因是中国2021年7月出台了教育“双减”政策。主要对象为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提供课程的培训学校,禁止在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开设语文、英语、数学、历史等“学科类”课程。除停止颁发新的开业许可证外,还要求现有培训机构转型为“非盈利团体”。
中国的教培市场因居民收入提高和掀起“应试热”而迅速发展。随着双职工家庭的增加,培训班成了孩子们的“托管所”,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费用高涨,并作为少子化的原因而饱受诟病。为了遏制这种情况,中国出台了监管措施。
虽然应对监管被认为到2021年底为止,但对企业的打击巨大。表明“受到监管影响”的中国11家主要教育上市企业最近的财报显示,10家出现最终亏损。其中5家从盈利转为亏损。
![]() |
新东方和好未来是在中国全国拥有培训机构、营业收入超过5千亿日元的大型教培企业。但是,由于大规模裁员和培训机构关闭导致的损失,增长路线被踩下急刹车。
培训机构数量在1年里减半
新东方2021年6月~2022年2月最终损益为亏损9亿9800万美元(上年同期盈利3亿7900万美元)。占营业收入过半的面向中小学生等的学科培训于2021年底停止。运营的学校和培训机构截至2月底为847所,比2021年5月底减少一半。
记者5月23日走访大连市的新东方的培训教室,发现已看不到学生。一名女员工透露称“授课数已大幅减少”。
好未来也在2021年底停止了成为限制对象的学科培训。2021财年(截至2022年2月)陷入11亿美元的最终亏损,亏损额相比上一年增至近10倍。此前达到1098所的培训教室已大幅减少。
另一方面,定为监管对象之外的是体育、艺术和科学技术等被称为“非学科类”的科目。为了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中国将于9月推出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将新开相当于非学科类的烹饪与扫除等“劳动”和“信息技术”课程。
“这有可能给培训班的新业务带来东风”,教育企业高管表示期待。中国调查公司艾瑞咨询(iResearch)统计显示,中国K12教育市场规模(包括中小学生,高中学生等)2019年比2016年增长79%,达到9251亿元。非学科类占其中约6成。
据研究机构多鲸教育研究院预测,2023年的非学科类中国市场规模将比2021年增长39%。此前小规模的培训机构林立,但包括大型培训机构在内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当然,能承担让孩子参加课外科目学习的成本的家庭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难以预料。日本大和资本市场香港公司认为。2020财年(截至2021年5月)为42亿美元的新东方的营业收入到2023财年将降至28亿美元,而好未来则将从2021财年的43亿美元降至2023财年的13亿美元,要恢复此前的业务规模,很有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渡边伸 大连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