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啤酒业在复苏?
2017/10/20
中国3大啤酒企业2017年上半财年(1~6月)的业绩均已出炉。与2016年同期相比,华润啤酒、青岛啤酒、北京燕京啤酒均实现销售和利润双增长。此前长期低迷的中国啤酒行业似乎突然复苏,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只不过是政府的公共投资作出了贡献。业绩复苏被认为只是暂时现象,预计2017年下半年以后将再次陷入停滞。
![]() |
货架上的青岛啤酒 |
华润啤酒8月底在香港举行1~6月业绩发布会,该公司首席执行官(CEO)侯孝海对业绩显示出自信。侯孝海表示,今后华润啤酒或将维持比行业整体更高的增长率。
华润啤酒1~6月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增至157.74亿元。净利润增长93%,增至11.7亿元。同一时期,中国啤酒市场的产量增长率为0.8%,华润啤酒的增速远远高于市场。
此前持续低迷的中国啤酒市场有可能在2017年时隔4年迎来全年增长。侯孝海还表示,经济发展落后的内陆地区的消费量仍有增长空间。显示出对今后市场继续扩大的预期。
除华润以外,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的销售额和净利润也联袂高于2016年同期。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年轻人远离啤酒、海外啤酒企业发动攻势等影响,中国啤酒行业自2013年达到顶峰后持续低迷。目前,乍一看来市场似乎已经复苏,但实际情况和以前相比并未变化。
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最关心的是收入和就业。对政府而言,保持经济运行良好对维持政权不可或缺,十九大期间更需要保证社会稳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犹如“撒钱”般推进基础设施等公共事业投资,创造出暂时的繁荣。
![]() |
中国年轻人喝啤酒(辽宁省大连市) |
啤酒的销量容易受到经济状况的左右。中国产啤酒大多属于低价位,主要客户是低收入群体。由于政府推进基础设施投资,这部分人群的收入有所增加,结果推高了3家大型啤酒企业的业绩。
![]() |
中国超市货架上的啤酒(大连市内超市) |
这种市场繁荣难以持续,十九大后很可能逐渐放缓。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在需求最旺盛的8月,中国的啤酒产量同比下降2.5%,已转为下滑基调。尽管政府间接进行了扶持,但1~8月的整体产量仅增长0.5%。从全年来看,与2016年持平的可能性很高。
日本朝日集团控股宣布,将讨论出售所持有的青岛啤酒约20%股权。尽管双方的业务合作未能取得明显成果,但作为纯投资的意义重大。
不过,由于啤酒市场低迷,朝日看不到青岛啤酒迈向自力更生的头绪。在此背景下,朝日似乎已决定出售股票。今后华润与外资对青岛啤酒股权的争夺战或将日益激烈。
中国3大啤酒企业要解决转向中高价位和提高业务效率等课题似乎仍任重道远。要这些企业靠自身实力取得优良业绩,或许仍需要时间。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原岛大介 大连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