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主导缅甸西部经济特区开发
2016/01/11
皎漂石油储备基地是中缅油气管道的起点 |
2014年夏季,缅甸政府为了加快皎漂的招商引资,决定以公私合作关系(PPP)的形式建设工业园和深水港,约有10个团体参加了国际招标。
在2015年底,中国中信集团(CITIC)、中国港湾工程(CHEC)、泰国正大集团(CP)等6家企业组成的跨国企业联合体拿下了开发权。
联合体计划在2025年之前在皎漂建设约1000公顷的工业园区和缅甸最大的海港设施。其中深水港项目的年处理能力将达到700万标箱(按20尺集装箱计算)。总工程费预计在数千亿日元规模,有望创造约10万个就业岗位。
在缅甸军政时代,中国曾与遭到国际社会孤立的缅甸走得很近。中国在缅甸建设油气管线和水电站等,投资持续扩大。到2011年春季,缅甸转为民政之后,吴登盛政府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出现改善,中国影响力则相对出现下降。
在2015年11月的缅甸大选中,在野党全国民主联盟(简称民盟、NLD)取得大胜,将于2016年春季成立新政府,脱离中国的趋势有可能进一步加速。很多观点认为,民盟党首昂山素季与欧美各国关系密切,在外交方面将逐渐“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对于缅甸政权更迭后仍希望保持影响力的中国来说,皎漂开发项目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
在缅甸最大城市仰光近郊的迪拉瓦、以及靠近泰国边境的土瓦也在进行经济特区建设,日本的公私团体将在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提供协助。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仰光 松井基一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