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AI人才争夺战升温

2019/06/05


      在日本,争夺精通人工智能(AI)等的高端IT人才的竞争正日趋激烈。以优厚待遇加强人才招募的企业正在增加,例如索尼就将提升数字领域人才的起薪。不过,仅凭待遇难以确保必要的人数。很多日企打算通过并购拥有技术人员的初创企业或者内部培训等,推动招聘和培养手段的多样化,应对人才短缺。

  

      日本到2030年或缺少55万尖端人才

  

    “最近2、3年,在给专业职位支付高工资方面毫不吝啬的公司不断增加,氛围明显改变”,对于为何提出给在数字领域具备较高能力的新员工最多增加2成年薪的新制度,索尼的人事负责人作出了上述解释。索尼的这项制度自2019年度起实施,最近已开始通知高管修改人事制度。

      

伊藤忠Techno-Solutions将开设AI讲座,推进人才培养

    

    在数字化的浪潮涌向所有产业的背景下,AI技术人员、属于数据分析专家的“数据科学家”和网络安全人才等的需求正在增加,但供给跟不上需求。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统计,日本IT人才的短缺人数截至2018年达到22万人。该省的估算显示,即使仅限于尖端IT人才,到2030年也可能缺少55万人。

 

    借助优厚待遇从外部吸引人才的行动正在扩大。NTT docomo向具备AI等专业技能的人才给出最高相当于该公司平均年薪3.4倍的3千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93万元)的高薪,自今年夏季开始从外部招聘人才。该公司设置了以研发部门和娱乐等非通信领域为对象的新的人事制度。

     

      该公司采用的是1年合同的年薪制,在招聘时根据以前工作的实际业绩等个别决定薪资额。还将招募在职员工,以高额年薪确保优秀人才。

  

      还出现了积极利用并购(M&A)的趋势。京瓷旗下子公司京瓷信息系统 (Kyocera Communication Systems)1月收购了涉足AI相关技术的初创企业Rist(位于东京目黑区)。Rist涉足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图像系统的开发、数据分析等业务。实施收购意在获取人才和技术,推动服务和产品的强化。

  

    此外,广告公司电通也收购了从事AI开发的初创企业。该公司执行董事榑谷典洋表示“将具备AI技术的公司变为子公司,有助于保持优势地位”。

  


      大金携手大阪大学培养1000人

   

      为了提升内部已有IT人才的水平,实施培训的企业也在增加。涉足系统开发的伊藤忠Techno-Solutions(CTC)自今年3月起启动培训,以帮助选抜出来的工程师学习更高水平的数据分析和AI开发等技术。东京海上控股也自5月开设培训课程,培养能用于保险业务的“数据科学家”。

        

 

    大金工业与大阪大学携手,开设了公司内部讲座,计划到2020年度培养1000名熟悉AI等的人才。

  

      另一方面,为了抓住这些企业的需求,也有企业开始对外销售技术。LINE将在2019年上半年内向外部有偿开放自主开发的AI技术。在AI人才不足的背景下,首先共享语言分析技术。即使是缺乏开发专家的企业,也能将其应用于由AI自动回答的“聊天机器人(chatbot)”的开发等。

  

    一方面,也存在课题。即使确保AI人才,如果管理层对IT的理解度较低,也难以提供人才大显身手的平台,人才难以扎根。

  

    普华永道日本分公司(PwC Japan Group)2017年发布的世界首席执行官(CEO)意识调查显示,日本企业对数字和科技的关注度在全世界处于最低水平。为了推动AI人才不断学习最新技术,允许技术人员从事兼职和副业等工作方式的调整或许也需要同步推进。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