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中国相关股接连走低
2023/06/05
在全球股市中,与中国关系密切的股票的下跌显得突出。受防疫措施解除带来的经济复苏预期的推动,买入抢先涌现,但低于市场预期的统计数据不断出现,消费股和资源股等相继创出新低。从股票指数来看,中国股市的疲软非常明显。如果中国的经济停滞长期化,也有可能成为世界股市的负担。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比预期更加不稳定”,美国化妆品大型企业雅诗兰黛的首席执行官(CEO)傅懿德(Fabrizio Freda)5月3日在发布季报时如此表示。由于占营业收入整体3成的中国业务的低迷产生影响,将2023财年(截至2023年6月)的全年营业收入预期下调至同比减少1成。
![]() |
雅诗兰黛财报发布后抛售蜂拥而至,股价出现暴跌。5月全月下跌逾2成,6月1日跌至约3年来的最低水平。
在中国营业收入超过2成的英国博柏利,以及运营在中国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家电品牌“特福(Tefal)”等的法国赛博集团(Groupe Seb)也在1个月内下跌1成以上。从年初至4月曾上涨3成以上,调整态势十分突出。
与此同时,资源股也走软。在华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过半的澳大利亚铁矿石大型企业福特斯克金属集团(Fortescue MetalsGroup)和巴西资源大型企业淡水河谷公司也下跌一成以上。在半导体股中,在很多股票因人工智能(AI)预期而暴涨的背景下,以中国为主要市场的美国高通明显表现低迷。
![]() |
上海街头(资料图,Reuters) |
从中国关联股来看,年初以来买盘占优势。多数观点预测因遏制疫情而受到抑制的中国需求将出现复苏,有助于相关企业的业绩增长。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的美欧经济前景令人担忧的背景下,也有观点期待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
不过到了五月,情况明显改变。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复苏这一前提出现问题。
中国国家统计局4月底宣布,2023年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降至至49.2。新订单下降,4个月来首次跌破50的荣枯线。显示消费走势的社会消費品零售总额和显示设备投资需求的固定资产投资等也表现不佳,经济步伐的缓慢变得明显。
“4月以来的经济数据削弱了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期望”,景顺资产管理公司的全球市场策略师木下智夫这样分析。针对未来认为,“在华业务比例较高的企业或将很难迎来1~3月那样的东风”。
按代表国家的股票指数比较,中国的低迷也显得突出。如果以去年底为起点,美国标普500指数到目前为止上涨近1成,日经平均指数上涨了2成左右。与此同时,纳入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中国蓝筹股的沪深300指数(CSI300)跌入负值区间。
花旗集团5月下旬将有关中国的投资判断从“超额(看涨)”下调至“中性”。德克·威勒(DirkWiller)等资产配置团队的策略师虽然表示中国的各项经济数据令人失望,但同时指出“并非作为政府目标的5%增速变得危险,而是短期内实施有意义的政策面临很高的门槛”。
![]() |
在中国过去的复苏局,起到火车头作用的是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但目前行动迟缓。在卢米斯赛勒斯亚洲投资公司(Loomis Sayles Investments Asia)负责中国战略的Bo Zhuang指出,“不足以恢复至新冠疫情前的经济增长”。
5月31日公布的PMI为48.8,与市场的改善预期相反,较上月有所下降,在亚洲和欧洲的广泛股市中也拖累了指数。三井住友信托资产管理公司的首席策略师上野裕之表示,“我们不能期待中国像过去那样增长,无法享受中国增长的好处,对全球经济是消极的”。
与美国经济一起构成两轮的中国经济走向将对全球股市前景产生重大影响。在经济全面恢复之前,不适合承担投资风险的基本面或将持续下去。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川上优香、今堀祥和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