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引发全球企业价值大洗牌

2020/07/21


      全球的股票总市值排名正在出现如“地壳变动”般的变化。平均1家企业的排名变化幅度已达到2008年雷曼危机以来最大。预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扩大将加速经济转型的投资资金正在寻找新的增长型企业并快速展开行动。日本企业能否持续留在前列,处于关键时刻。

                

7月,特斯拉的股价总市值超过了丰田,跃居汽车行业首位(图片素材来自REUTERS和KYODO)

      

      东南亚的“腾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新加坡IT企业Sea被这样称呼。该公司的股价今年涨至3倍,总市值达到6万亿日元以上。在排名上已超过印度尼西亚的中亚银行(Bank Central Asia),跃居东南亚首位。

     

      Sea涉足游戏、电子商务(EC)和电子结算,开展的是如同将腾讯“移植”到东南亚似的业务模式。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电商实现增长,推高了该公司股价。美国富达投资集团(fidelity)和美国资本等知名投资公司相继对其注资,对实现业务增长寄予厚望。

     

      实现总市值反超现象的代表是美国特斯拉。该公司的纯电动汽车的量产体制已经形成,损益也实现盈利,吸引了寻找新冠病毒疫情赢家的资金。总市值超过丰田,跃居汽车行业首位。另外,7月8日,半导体领域的美国英伟达超过了同行业的老牌企业英特尔。对用于人工智能(AI)计算等的数据中心用半导体来说,新冠疫情构成东风。而在中国,大型白酒厂商贵州茅台酒通过高端化路线取得成功,总市值逼近全球最大食品企业瑞士雀巢。

        

      增长型企业股价上涨的“特斯拉现象”已扩大到怎样的程度?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利用QUICK FactSet的数据,以全球总市值前1000家企业为对象,调查了各企业在半年里的排名变化幅度。截至2020年6月底,平均1家企业的变化幅度为70名(中间值),创出2008年雷曼危机时的104名以来的最大值。

   

      在股价剧烈波动时,投资者将明显调整所持的股票。不愿错失大牛股的投机资金也蜂拥而至,股价总市值的排名容易明显改变。股价或在短期间内反映经济的长期变化。

   


      在2000年IT泡沫破裂时,涉足通信设备的美国朗讯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等一蹶不振,之后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石油巨头提高了总市值。而在金融危机的前后,新兴市场国家的中产阶层增加,消费者从廉价的诺基亚手机转向了2007年上市的iPhone。美国苹果的总市值反超诺基亚。

        

  

      眼下各企业的股价暗示出新冠疫情推动的“数字化”和“去煤炭”的加速。按行业观察最近半年总市值前1000家企业的变化,材料能源行业的企业数减少为114家,另一方面,信息通信增至138家,实现逆转。

    

      从数字化转型(DX)的主角企业来看,提供电商平台的加拿大Shopify从去年底的第306位上升至第83位。而在中国,以将外卖配送与点评结合起来的业务为核心、提供住宿预订等生活整体服务的美团点评作为新的IT增长股正在追赶阿里巴巴集团。

     

  

      受“去煤炭”趋势的困扰、计提2万亿日元以上资产减值损失的英荷壳牌石油从以往的前10位以内跌至第75位。另一方面,涉足燃料电池卡车的美国Nikola虽尚未创造营业收入,但总市值已超过2万亿日元。

   

      日本pictet投信投资顾问的松元浩表示“存在股价趋于过热的可能性。不过,抢先押注未来的行动不会停止”。虽然日本存在基恩士(KEYENCE)等增长型企业,但在世界前1000家企业中,日本仅为84家,在过去20年里降至一半。改革的加速刻不容缓。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佐伯辽,村上徒纪郎,二瓶悟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