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摩擦让6成亚洲主要企业股价下跌

2018/07/03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与美国加息,亚洲股市的警惕感正在提高。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以市值和成长性为基础挑选的亚洲主要上市企业“Asia300”(截至6月底为325家)当中,215家企业的股价在2018年1~6月出现下跌,占到约66%。汽车、IT、房地产等企业的股价均大幅下跌。

   

   

  虽然在资源和零售等行业存在上涨的股票,但由于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等影响,股价下跌扩大至中国大陆以外企业,一直对亚洲增长寄予厚望的投资者转而准备应对风险。

    

  中国大陆企业受到影响

  

  中美摩擦直接打击了中国大陆高科技企业和大型车企。中兴通讯(ZTE)的股价比2017年底下跌6成。美国以中兴违规向伊朗、朝鲜进行出口以及“安全上的疑问”为由加以制裁。即使在中美两国政府磋商后有条件地解除制裁,中兴的股价仍萎靡不振。

  

广汽传祺 (小高显摄影,资料图)

   

  广州汽车集团的股价比2017年底下跌42%。原定2019年从中国大陆对美出口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计划被投下阴影。由于美国政府计划征收追加关税,广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将被削弱。此外,长城汽车的股价也下跌33%。对该公司的高管也曾对进入美国市场显示出热情。

  

  在IT相关行业,对于液晶面板巨头京东方科技集团(BOE)来说,作为客户的中国大陆电视厂商在美销售减速的风险加强。

 

  中国中车的对美出口也被担心陷入停滞,股价下跌27%。全球最大猪肉加工企业万洲国际从美国向中国大陆进口商品,因大陆政府宣布对美国进口猪肉加征关税,致使该公司也受到波及。 

   

  如果因贸易摩擦导致中国大陆经济增速放缓,恐怕还会影响到亚洲整体的企业业绩。根据日经旗下调查分析网站QUICK FactSet的统计,Asia300的总市值缩水7%,减少了约6000亿美元。

      

  上次“Asia300”的半数以上股价下跌是在2015年7~12月。当时适逢中国大陆货币贬值引发全球市场混乱的“人民币冲击”和美国时隔9年半加息,股价下跌的波澜扩大。此次的股价下跌也跨越了国家和地区,波及亚洲整体。三井住友银行亚洲大洋洲财务一部的高级副总裁宫野素子认为,“体现出市场担心因摩擦加剧,对区域内贸易整体的影响加大”。

    

  中国大陆以外企业受到波及

  

  实际上,中国大陆以外的企业也在受到影响。在台湾,鸿海精密工业等4家电子代工企业的股价联袂下跌1成左右。这些企业此前凭借在中国工厂组装智能手机等产品,向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供给的模式保持增长。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构成威胁。

       


       

  泰国大型酒店企业美诺国际集团(Minor International)的股价下跌26%。该公司在中国大陆经营的酒店和餐厅被认为有可能受到影响。如果到访外国的中国游客减少,占到销售额一半的主力泰国业务也将受到负面影响。

  

   

  中国大陆以外的汽车股也遭到抛售。如果保护主义扩大,韩国现代汽车也难免受到影响。从印度的塔塔汽车来看,旗下英国高档车品牌捷豹路虎汽车(Jaguar LandRover)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占全球2成,也将面临逆风。

     

  美国加息成为风险

     

  美国加息也在导致资金流出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有国家为了遏制货币贬值而追随美国加息。在此背景下,利率和收益容易联动的利率敏感股越来越受到影响。 

   

  代表案例是香港的房地产股。在香港,市场利率快速上升,由于房地产行情走弱的看法,长江实业集团和新鸿基地产发展遭到抛售。

      

  在香港以外,菲律宾的大型财团阿亚拉集团(Ayala)的核心企业阿亚拉地产(Ayala Land)和新加坡华业集团(UOL)的股价也下跌15%左右。因涉足汽车和智能手机制造而引发关注的越南房地产企业Vingroup股价上涨68%,属于为数不多的例外。

        

  此外,资金还正在从金融股撤出。印度尼西亚大型国有银行印尼人民银行(BRI)和菲律宾的菲律宾金融银行(BDO Unibank)的股价跌幅超过20%。

   


          

  如果美国加息导致亚洲货币贬值,企业偿还以外汇计价的债务时的负担将膨胀,业绩将面临下行压力。马来西亚企业亚洲航空债务的近9成为美元计价。从欧美企业购买飞机的泰国国际航空等也存在这种风险。

     

  109家企业股价上升

   

  另一方面,1~6月股价上升的Asia300企业也达到109家(占34%)。资源、零售相关股票引人关注。

   

  印度尼西亚大型煤炭企业PT Bukit Asam和泰国政府下属的资源开发企业PTT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PTTEP)等因资源价格复苏而受益。印度尼西亚大型零售企业Mitra Adiperkasa和雀巢印度公司等因内需而获利丰厚。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