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进入“新病态”?
2016/01/08
![]() |
股市联袂下跌的冲击
投资者之所以感到担忧,从经济和资金流向来看,世界市场正面临2个历史性变化。首先是作为年初4日股价下跌直接原因的中国经济急剧减速。去年12月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出现了出乎意料的恶化。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从2014年的7.3%降至2015年的6.8%、2016年的6.3%。资金抢在经济减速之前采取行动。据咨询公司EPFR Global统计显示,2015年相当于2014年约2倍的约170亿美元资金从投资于中国股市的全球投资信托中流出。
2015年8月底发生的源自中国的全球股市联袂下跌显示出,世界第2大经济体遭遇挫折之际冲击巨大。以中国属于最大贸易伙伴的韩国的股票投信为例,此前流入的资金在2015年已开始流出。
反映最为锐敏的市场是由中国的“爆买”来支撑价格的资源。2008年每桶高达147美元的原油价格如今跌至30美元左右,降至4分之1的水平。显示大宗商品整体行情的汤姆森路透社核心商品CRB指数处于约13年来的最低点附近。
![]() |
“新的异常变化”
美国正在引发从与中国不同角度迫使投资者采取行动的变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去年12月以经济出现复苏为由,时隔9年半启动了加息。自2008年雷曼危机已过去7年,美国抢在其他主要国家之前结束了超货币宽松。
有一个图表显示出美国加息对世界资金流向产生的影响。自加息开始受关注的2013年以来,美元实际汇率几乎出现单边上升。实际汇率显示的是美元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整体获得何种评价。
这一期间,美国与主要国家的金融政策刚好相反。美联储为加息做准备,一直实施金融“紧缩”政策,而欧洲中央银行(ECB)和日本央行为了刺激停滞不前的经济,不断实施金融“宽松”政策。因低利率而远离美元的全球资金如今又再次流向美元。
这时的美元升值将带来较为复杂的影响。在美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下滑,业绩增长乏力。美国4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平均指数下滑。中国股市暴跌虽是其原因之一,但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发布的去年12月的美国制造业景气指数恶化程度超出预期这一事实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正在逐步摆脱危机的美国、距离经济恢复强劲势头还很遥远的欧洲和日本、被传面临经济硬着陆的中国……。目前主要国家之间正处于经济和金融政策方向大相径庭的罕见状态。
“新病态(New Abnormal)”——曾预言2008年危机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鲁里埃尔·鲁比尼给如今的全球经济做出了这样的定义……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梶原誠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